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10月07日
副總統參加婦聯會雙十國慶聯誼茶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參加由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所舉辦的雙十國慶聯誼茶會,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表示,在國慶日前夕與大家歡渡中華民國九十二年的生日,她感到萬分榮幸,特別是由蔣夫人所創辦的婦聯會長期以來作為國家後盾,一起保國衛民,貢獻卓著,如今在辜嚴倬雲女士的領導下,對於各項公益活動的推動也從不落人後,所以只要婦聯會邀請,她就一定應邀前來共襄盛舉。
  副總統說,中華民國走過九十二年漫長的歲月,度過各種挑戰和風雨,對於國家的興衰成敗,女性也一起同甘共苦,尤其國家興亡人人都有責任,因此她今天特別就中華民國的歷史定位和前途和大家交換意見。
  副總統指出,我們應以理性、嚴肅的態度面對此一課題,了解中華民國的歷史:中華民國是一九一二年在南京成立,主權所及範圍是中國大陸,當時台灣是在日本的管轄之下,不屬於中華民國所有;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澤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取代了在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這是歷史也是事實,之後一九五0年三月一日蔣公在陽明山宣布復行視事,「中華民國」就成為「中華民國在台灣」。此後,世界各國就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之間選擇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直到一九七一年十月廿四日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代表,局勢就對我國愈來愈不利,邦交國也愈來愈少,迄今只有廿七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
  副總統接著以一九九一年第一次修憲為例指出,中華民國第一次修憲提出「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的新概念,增修條文明定兩岸人民權利義務及其他事務得以法律定之,總統府國統會第八次會議中也確立一九一二年成立的中華民國主權及於中國大陸,但國家的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有治權、主權及台灣地區、大陸地區之別才有兩岸關係的出現,因此憲政學者也認為這是「中華民國在台灣」首次入憲。
  副總統強調,雖然彼此黨派不同,但是大家都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對於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充分了解,就不會產生不必要的爭議,不必再花費時間及精力辯論這項議題,重要的是面對事實、面對歷史:中華民國一九一二年在南京成立,一九五0年中華民國在台灣卻直到民國八十年才正式入憲。我們對於歷史縱然有不同的解讀,但不應忽略事實,雖然大家分屬不同的政黨,但一路走來,大家都希望台灣更好,不要彼此相互猜忌、扭曲歷史,不知道過去、不忠於史實,就不可能開創美好的未來。對於國號、對於歷史我們可以一起檢討,至於未來要怎麼走,應以民主、智慧的方式共同討論。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