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10月05日
總統參加「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成立大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中午參加「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成立大會及「鏡開儀式」,大會並贈送總統日式「法被」,「法被」是依日本慣例背面繡有巨幅不倒翁,祝福總統萬事順利。此外,總統也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能受邀前來參加「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的成立大會。日本大學創校以來迄今已經有一百一十四年悠久的歷史,到現在包括日本國內及世界各地,總共有超過九十萬四千位畢業生從日本大學展翅高飛,對人類的文明與福祉累積重大貢獻。經過一百多年來的苦心耕耘,現今的日本大學是一個擁有十四個學院、八十四個學系、十八個研究所,而且在學人數超過八萬三千人的超級高等學府,對日本社會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在日據時代,就有相當多的台灣學生前往日本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這些日大的前輩攻讀醫科、工商、法學、拓殖等各個領域,回台之後對家鄉貢獻良多;例如前台北市長游彌堅、前台中市長楊基先、曾任台灣衛生署副署長的魏登賢,以及台電公司前董事長陳蘭皋等,都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重要人士。目前日本大學在台校友約有六百位,其中有不少校友擔任中央及各縣市民意代表,為民喉舌,貢獻卓著;另外在工商企業界、教育界、學術界、醫學健康等方面,日大的校友也都成就非凡,誠可謂台灣長期以來的社會中堅。
  正由於日本大學與台灣的淵源深厚,關係匪淺,日本大學台灣校友的聯誼組織很早就已經成立。根據阿扁的了解,雖然是一個單純的校友會,但成立期間的轉折與艱辛,也不是外人所能想像的。在台灣光復後,就成立「日本大學台灣校友會」,而且也向政府申請核准立案,但是後來因為實施戒嚴,校友會被迫中斷聯誼。直到民國七十年左右,才又組織「日本大學在台校友二十日會」,連絡原來的校友會成員在每個月的二十日聚會交流。後來由於當時人民團體法的規定,在台灣不能組織全國性的校友團體,只好在七十八年登記成立區域性的「台北市日本大學校友會」,也稱為「日本大學校友會台灣支部」。經過成員們多年來的奔走努力,直到九十一年十二月中旬,終於經內政部核准籌辦全國性的團體組織,因此才把「台北市日本大學校友會」解散,並且在今天正式成立「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
  回顧「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曲折的演變過程,阿扁也不禁感覺到,由於時代背景的無奈與捉弄,我們往往必須配合權宜的、短期的、名實不符的制度安排,在受限的空間中辛苦求發展。從光復初期的「日本大學台灣校友會」到今天的「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雖然過程非常漫長,許多校友也從壯年步入老年,但經過大家鍥而不捨的努力,最後終於能夠在正常、穩定的基礎上,追求真正可大可久的發展。阿扁相信這一定是各位日大校友最感欣慰的事。所以阿扁最近常聽到台灣正名,也聽到催生台灣新憲法,而「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成立的演變過程做了最好的見證,見證政黨輪替真好,有政黨輪替「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才能成立,才能正名。
  在此,阿扁也要向在座的日本大學副總長及幹部致意。日本大學的企圖,是希望在二十一世紀,實現以一所日本綜合大學擁有的實力,推向成為「世界的日本大學」。能夠以世界的視野與格局自我期許,阿扁相信這就是日本大學能夠走過百年,歷久彌新的原因。今天有日本大學的師長及來自日本的校友會幹部,共同見證「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的誕生,相信大家心中一定非常感動與歡喜。阿扁要代表政府與人民祝福各位校友幸福快樂,也希望「台灣日本大學校友會」能夠茁壯生根、發揮力量,繼續造福我們的國家社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