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10月04日
總統參加中華劉俠(杏林子)之友會感恩大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參加中華劉俠(杏林子)之友會感恩大會,觀賞劉俠女士的追思影片,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我們最敬愛、最懷念的總統府前國策顧問劉俠女士在今年二月八日去世之後,經過各位好友的熱心奔走,經過七個多月的努力,「劉俠之友會」終於即將成立。在今天感恩大會的場合中,阿扁站在這裡與大家一起分享劉俠精神重生的成果,心中感到非常的溫暖。雖然劉俠女士已經告別了這個塵世,但是大家都感覺她並沒有真正離我們遠去。這些日子以來,包括國內各地,甚至遠到馬來西亞,都有許許多多的朋友用自己的方式來懷念、追思劉俠女士。如果有人要問,到底是什麼力量讓我們這麼想念她,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愛」的力量。就是因為劉俠女士所展現的大愛,把我們凝聚在一起,我們見證了劉俠女士的事工,現在當然也是我們用愛來回報的時候。
  劉俠女士過世的時候,阿扁覺得突如其來,甚至是無法接受,因為在阿扁的印象中,她的身軀雖然孱弱,但從來沒有跟病魔低頭;這麼多年來她所展現的意志力,讓阿扁覺得她不會走得這麼快,這麼急。她的離開讓阿扁、也讓所有人很不捨,在今年三月的「阿扁傳真」當中,阿扁特地用「失落的一角」來比喻劉俠女士,阿扁告訴國人同胞,劉俠女士的離開,就像缺了一角的圓形石頭。我們會記得這失落的一角,就像會記得海倫凱勒、朱仲祥、周大觀等人一樣,但這不是缺憾,而是充滿無限的可能。我們雖然失去了劉俠女士,但我們可以集結我們每個人的愛,用實際的付出,讓這個世界更為圓滿。劉俠女士她還是跟大家在一起,激勵我們為這個世界付出更多,關懷更多。
  因為劉俠女士的感召,集結一群有愛心的同工,為中華民國的殘障社會福利史掀開第一頁,才讓百萬殘胞有了希望,也讓後人緬懷難忘。總統府轄下的國史館已經依照規定,主動將劉俠女士的著作、文物、檔案、相關資料,陸續收集,以專櫃的方式收存在國史館館內,永遠提供學術界、教育界繼續研究發揚。當初施暴的外勞已因精神耗弱而遭遣送回國,為了避免類似的憾事重演,勞委會也針對外勞監護工的照顧品質研擬改善措施,包括推動非營利機構引進外勞,以及規劃外籍監護工與國家整體照顧體系接軌,並協助社福團體提供外勞心理諮詢及短期訓練計畫等,都是目前正在推動的改進方案,以兼顧顧傭者的權益和外勞的人道與人權。阿扁也希望在場的殘盟、伊甸基金會同工、以及劉俠之友會全體會員先進,能繼續貢獻心力,協助政府部門一起推動這些改善的措施。
  劉俠女士生前不但是阿扁最重要的好友,也是最倚重的總統府國策顧問,與阿扁無話不談,只要是為了弱勢團體的權益,她絕對直言到底,而阿扁也總是以最虛心的態度來聆聽,並做為決策的依據。阿扁知道她還有許多心願未了,請相信阿扁會努力來一一實現;包括她生前最關心的「國民年金」法案,阿扁也已經交代行政部門,包括今天在場的內政部,要儘量爭取國會的支持,讓這個重大的社會福利法案能儘速通過。
  在此阿扁也要特別向劉媽媽致意。劉俠女士這一生雖然短暫、雖然因病苦而度日如年,但是因為劉媽媽不辭辛勞的照顧,加上宗教信仰所激發的偉大力量,才能支持劉俠女士為百萬身心障礙者全心全意的付出,阿扁在此要再一次表達對劉媽媽的最誠摯的敬意。
  劉俠女士常說:「除了愛,我一無所有」。她看來一無所有,但卻成就最多。阿扁相信劉俠女士所代表的毅力、愛心,以及對人道價值的追求,將會成為台灣社會最重要也最珍貴的資產,引導我們建立一個更溫暖、更關懷、更祥和的社會。最後敬祝各位貴賓身心康泰、事業順利,也祝福劉俠之友會會務蒸蒸日上,我們的社會充滿愛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