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11月27日
總統出席第九屆「東元科技獎」頒獎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出席第九屆「東元科技獎」頒獎典禮,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舉辦「東元科技獎」頒獎典禮,阿扁應邀參與盛會,感到十分榮幸。首先代表政府恭喜各位得獎人,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也要對大家長期以來,在科技相關領域中,努力耕耘所展現的成果與貢獻,表達最高的敬意和謝忱。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對國內科技人才的培育及產業科技的升級,功不可沒。同時為響應政府重視人才與倡導人文生活的呼籲,進一步提倡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的風氣,於民國八十三年特別設置「東元科技獎」,八年來,「東元科技獎」不僅已成為國內科技人文界的最高榮譽獎項之一,同時對建設臺灣成為具有人文關懷的進步社會,更具有拋磚引玉的成效。
  這次得獎人中:中正大學張真誠教授長期致力於資訊科技研究,主要貢獻在於資訊安全,並擴及影像偽裝等領域,著作豐富、成就卓越,為學術創新與人才培育紮根,並深受國際的肯定。
  國科會蔡忠杓處長長期致力於齒輪研究,將各種齒輪理論和齒輪分析、設計與製造技術有系統的發展,研究成果卓越;並對業界在齒輪與傳動系統設計與製造能力的提升,貢獻良多。
  中央大學王國雄院長長期從事製造自動化研究,近十年更拓展至系統工程,並發展出動態可靠度模型,極具理論創新與實務應用價值,其成果已實際應用至十餘家廠商產品。
  中央研究院陳垣崇所長長期致力於遺傳性疾病、醣類儲存症的研究,在第二型醣類儲存症的發現原因方面,具有原創性的貢獻,並發展出診斷及治療方法,目前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成就斐然。
  台灣大學蔣本基教授在自來水工程、空氣污染防治技術與管理研究、污水處理廠、垃圾焚化廠輔導與評鑑制度建立、環保政策及國際合作等,皆具有創新成就,貢獻卓著。
  這五位專家,分別在資訊科技、機械科技、生物科技以及環保科技等四大領域中脫穎而出。
  另外,「社會服務」是二十一世紀的生活趨勢,也是社會高度發展之後,所必須推動社會向上提昇的重要動力,今年「東元科技獎」就是透過「社會服務類」獎的設立,凸顯關懷社會的人文精神:
  陽明大學周碧瑟教授,長期致力於子宮頸抹片檢查觀念及醫療檢驗系統的建立,並帶動學生深入偏遠地區,遠至金門服務,在防癌與預防醫學的推動方面,對社會的影響既深且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東元科技獎」對於自瑞士遠渡重洋到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服務七十一年的一百零一歲高齡的蒲敏道先生,給予最高的肯定,雖然蒲神父已經在今年七月二十三日逝世,但他以一生的時間,超越地域、種族的疆界幫助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服務他人並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熱情、堅毅與活力,令人非常敬佩。
  最後,預祝接下來由郭董事長主持、中研院李遠哲院長、工研院楊日昌副院長及前國科會主委黃鎮台教授主講的「科技與人文創新論壇」圓滿成功,並為我們必須努力的方向及國家整體的發展提出寶貴的建言;再次向各位得獎人道聲恭喜,得獎不只是肯定與鼓勵,也是另一個創新的開始,希望各位能繼續在科技及人文社會工作的崗位上再接再厲,共同為開創永續臺灣的跨世紀願景作出更多的貢獻。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