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9月16日
總統參加國軍「九十二年教育訓練工作檢討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國軍「九十二年教育訓練工作檢討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以三軍統帥的身分,參加「國軍九十二年度教育訓練工作檢討會」,和大家一起來關心國防建設。我們都知道,教育訓練是軍隊最重要的軟體建設,攸關戰力組建的良窳,成敗得失直接影響國軍整體素質,所以每年舉行的教育訓練工作檢討會,就顯得格外重要。阿扁深信,國防部及各軍總部,都能審時度勢,以宏觀前瞻的思維,因應未來戰爭型態與敵情威脅,策定國軍教育訓練重點,並擘劃部隊訓練願景,藉以凝聚幹部觀念與共識,共同建立堅實的國防力量。
  今年的檢討會正逢國軍推動「組織精進」與「戰力轉型」的關鍵時刻,阿扁在這三年多以來,可以說跟全體官兵共同參與國軍的改造工程,從「精實案」的完成、「國防二法」的推動、「建軍備戰」的策進、「三安政策」的落實,以及「救災防疫」的成果,在在都顯示了國軍的高度效率與犧牲奉獻的精神,也因此獲得國人的高度肯定與堅定支持,阿扁特別在此表示嘉勉之意。
  同時,更期許大家針對明年即將推展的國軍「兵力結構及組織精進案」,能夠結合本次的檢討會坦誠建言,策勵未來的教育訓練方針,提升國軍優質的聯合作戰戰力,藉此機會提出幾點看法,供請大家參考:
  一、掌握敵情發展,創新戰略思維
  中共自「十六大」由新一代的領導人掌握權力後,所謂「和平統一」與「不放棄對台用武」的兩手策略,仍為其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綱領。近年來,共軍為因應世界軍事變革潮流,在「科技強軍、科技興訓」的建軍指導下,積極加強體制改革、人才培育、準則創新及高科技武器發展,以「打贏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為目標,全面推動國防現代化;國外軍事專家及學者評估,就中共經濟實力、科技能力及軍力發展分析,預判在二○一二年至二○一五年間,中共將具有整體軍力優勢,勢必對國家安全造成相當的衝擊,我們必須重視並及早籌謀因應。
  從科索沃戰爭到本次美伊戰爭中,我們可以體認到「高科技戰爭」與「不對稱作戰」為未來戰爭的必然型態,換言之,作戰場景將更趨複雜與快速。國軍應深刻體認「軍事事務革新」的重要,以前瞻的思維,按照十年建軍期程,依「科技先導、資電優勢、聯合截擊、國土防衛」的建軍指導原則,加速推動「兵力結構調整」與「組織精進」,並結合台海及本島兵要特性,縝密調整軍事戰略,置重點於「遠距接戰、資電攻防、反制超限」等方向,整建高素質的現代化武力,提升「針對性、關鍵性」嚇阻戰力,迫使中共不敢輕啟戰端,確保台海穩定和安全。
  二、賡續兵力整建,提升整體戰力
  國軍「精進案」的主軸,在組建一支高效率、高戰力的聯合作戰部隊,近期的軍事會談中,國防部已經安排了完整系列的提報。阿扁知道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兵力整建規劃,也是不容忽視的軍備投資,雖然我們不會跟中共進行軍備競賽,但是為了避免兩岸軍力失衡,影響國家安全,政府將透過國防預算的編列,逐步完成國軍的戰力轉型。
  建軍備戰屬於長期性、持續性的工作,近年來國軍秉持「止戰而不懼戰、備戰而不求戰」的理念,建構「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基本武力,對整體戰力的提升已具成效。年度的「漢光十九號」演習,阿扁瞭解國軍官兵致力於戰訓本務,充分發揮「忠誠精實」的精神。最近親自主持了「反恐演練」和「三軍聯合攻擊」,兩項公開展示課目,相信國人對國軍建軍備戰的成果,都有深刻的印象;前不久阿扁在金門獅山砲陣地與媒體朋友茶敘時,也特別表達了個人的觀點,整體而言,整個演練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當然任何的軍事演練難免會有些缺失,而演習本身的目的也是要找出缺點來改進,所以阿扁說「瑕不掩瑜」,我們不怕問題,我們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今天難得國軍重要幹部齊聚一堂,也利用這個機會勉勵大家,在既有的基礎上勇於任事,唯有不斷的勤訓精練,才能有效提升部隊戰力,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
  三、做好教育訓練,奠定勝兵先勝
  現代的戰爭,無論科技如何新銳,戰略思想如何演變,勝負的關鍵仍然操之於人的因素,尤其面對以知識為核心的高科技戰爭,必須要有高素質的人力主導戰場優勢,這些都需要藉教育訓練來培養。國軍近年來為吸引更多優秀青年的加入,積極採取許多的作為,諸如部隊管理、福利待遇、官兵權益及工作環境,都有顯著的改善,而每年軍校招生的狀況,也已經呈現出正面的反應,這種良性的發展,對國軍建軍備戰影響深遠。因此,我們如何做好教育訓練工作,從扎根的基礎面,培育軍中現代化、專業化的人才,是非常重要而嚴肅的課題,希望國防部規劃推展的「軍事教育革新」,能夠帶動嶄新的風貌。
  其次,大家知道台澎防衛作戰是一個戰區型態,發揮三軍聯合作戰效能至為重要。觀察「美伊戰爭」聯軍致勝的主因,實繫於「三軍兵力與系統有效的整合」,以及「部隊精湛的戰技」。國軍於更新武器裝備,調整指管機制的同時,務須結合「博勝專案」建案期程,加強聯合作戰軟、硬體建設,並擴大軍事交流管道,透過國外派訓及演訓觀摩方式,擷取實戰經驗,發展準則戰法,積極培訓聯戰專業人才,強化部隊兵種協同及軍種聯合作戰訓練,俾能於複雜的戰場空間,確實明辨敵我,尋求敵軍弱點,掌握決戰有利時空,加速決策與指揮速度,發揮三軍聯合優勢戰力,奠定「勝兵先勝」的基礎。
  四、激發憂患意識,深化全民國防
  兩岸和平形勢的營造與增進,是台灣二千三百萬同胞共同的願望,也是阿扁上任以來努力的重大方向,在兩岸關係上所展現的善意與誠意,為的就是希望兩岸的關係能朝著良性互動的方向發展,維持台海的穩定與和平。但是對岸中共從來不承認我中華民國的存在,用盡一切手段孤立我們、打壓我們,企圖將我們地方化、邊緣化。身為國軍,大家要時時刻刻堅定「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信念,為捍衛中華民國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保衛二千三百萬人民安全福祉而戰,這是攸關國家存亡大是大非的問題,絕對沒有任何可以妥協模糊的地方。國軍官兵務必建立正確的憂患意識,深切體認「避戰要先備戰」的真諦,秉持「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戰備警覺,全力投入建軍備戰的本務工作。
  我們從本次美伊戰爭可以瞭解到「全民國防」以及「全民抗敵意志」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台澎金馬因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形成「戰略縱深短淺、預警時間不足」的作戰特性,面對中共先發制人的攻勢企圖,國土防衛作戰,已無平時與戰時、前方與後方區隔,係「軍民一體、同舟一命」的國家生存及生命財產的保衛戰。今年度的萬安演習將「反恐演練」及「災害防救」納入演練,具有實質的效益,希望國軍能持續運用年度相關演習時機,透過不斷的演練,結合媒體文宣力量,深化「全民國防」的概念,使國人同胞平時能支持國防、參與國防,積儲總體力量,戰時能夠充分支援作戰,具體實踐全民國防理念,確保國家生存發展。
  曾胡治兵語錄「論將」中強調,「有不可戰之將,無不可戰之兵,有可勝不可敗之將,無必勝必不勝之兵」。在座的各位都是國軍重要的領導幹部,身繫著國家安全、人民的付託,責任無比重大。阿扁期勉大家要深體「天下強兵在將」、「兵隨將轉」的道理,充實自己,以身作則,做好教育訓練工作,據以強化國軍整體戰力,只要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我們絕對可以克服任何的橫逆艱難,建構「團結、鞏固、精練」的國軍,進而確保國家安全。
  最後,祝福大家身心健康、萬事如意,並祝會議圓滿成功。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