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11月30日
總統出席「Love From Taiwan-台灣NGOs人道援助研討暨展示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出席「Love From Taiwan-台灣NGOs人道援助研討暨展示會」,並和與會貴賓一同點燃「生命之光」及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很高興應邀參加這場由外交部舉辦的「Love From Taiwan-台灣NGOs人道援助研討暨展示會」,首先,阿扁要向全世界傳播「台灣有愛」的所有人道援助團體,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與感謝,各位是台灣真正彰顯「普世一家、博愛無限」精神的天使;阿扁能藉著今天這個場合,當面向大家表示讚佩與景仰,心中感到無限快慰。
今天,台灣長期從事人道援助的相關團體齊聚一堂,為台灣地區的人道援助事工貢獻寶貴的經驗智慧,是政府和民間各界一次極具意義的學習機會。各位向世界各地伸出援手的歷程與感想,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這些理念與知識,將成為台灣尋求與界定台灣整體對外人道援助事務方向與範疇的基礎。
  當我們回顧歷史,可以很深刻的瞭解到台灣人民能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艱難困苦,開創出今天的富足繁榮,國際社會對台灣提供的援助,為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不論是聯合國轄下相關組織和先進國家的各種技術協助和轉移,或是教會與慈善組織團體的物資援助和溫暖關愛,都在戰後的台灣發展經驗中,發揮重要的支持扶助力量。這種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同情關懷和體恤憐憫,讓台灣人民親身感受到「愛無國界」的偉大精神和鼓舞力量,它不僅撫慰了受苦受難人民的心靈,更為大家注入了重新站起來和生存發展的動力。
  台灣人民在邁向自由、民主、繁榮的過程中,也逐漸展開多樣而豐富的國際人道援助事工,以回饋國際社會;有的是具有悠久傳統風範的例如「國際紅十字會中華民國分會」;有的是國際慈善團體對台灣的捐助,促成了原為接受援助對象的台灣,也起而協助其他更貧困地區,如「台灣世界展望會」;更有的是台灣人民自發性創立的慈善組織,如「慈濟基金會」、「國際佛光會」、「台灣路竹會」、「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等等。這些例證是台灣人民行有餘力「聞聲救苦」,向世界各地伸出關愛與友誼之手的最佳代表。它們今天在展示會上所呈現出來的事蹟,包括許多人從未去過的落後戰亂與貧病交迫地區,許多孤苦無依、顛沛流離的悲慘生命獲得救助,值得與會各位女士、先生仔細的停留參觀。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三十餘個人道援助團體,近年來在世界五十餘個國家及地區進行人道援助,每年平均提供保守估計約新台幣十億元以上的救濟物資與醫藥用品,但是這數額事實上只呈現了一部分來自台灣的大愛,還有許多無法數量化的援贈行動和物資難以估算。事實上台灣人民向世界傳播的溫暖關愛,真正價值已經無法完全用金錢衡量,也無須以金錢衡量,因為慈悲為懷、歡喜施捨,就是人道精神的展現,更是台灣人民博愛無國界的基本理念。
  阿扁今天除了藉這個機會向所有奉獻身心,從事人道援助的團體和個人,表達誠摯的尊敬與感謝之外,也要在此提出兩點建言與呼籲和各位分享:
第一、「愛無國界、聞聲救苦」已經是台灣人民長期努力的基本信念,在累積了無數寶貴的援助經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尋求進一步有效彙聚這些經驗;今天的三場研討會將是一個起步,政府願配合民間共同合作,把有心奉獻的精神和可運用的資源結合起來,建立務實有效的機制,而逐漸將已經國際化的台灣對世界人道援助事工,繼續向上提昇,俾更能發揮「送愛心到全球」的效果。
第二、「濟弱扶傾、免於匱乏」是人類社會的普世價值,更是台灣整體追求的人道目標,台灣人民除了慷慨解囊捐助物資,或實際投身參與援助事務之外,也可以在這些過程中將培養新一代志工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以鼓勵吸引更多年輕活力持續加入,為台灣新生代的人生意義和未來願景,注入更具價值的人道與博愛理想。如此方能為台灣的人道援助事工,進一步紮下更沉穩的根基,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再多的言語,都無法表達個人心中對長期表彰人道精神各個團體的崇敬和感激之意,讓我們在剛剛點燃的「生命之光」照耀輝映下,為台灣人道援助的事工立下最具意義的宏願:「台灣有愛!世界和平!」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