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11月30日
總統偕同副總統參加黃信介先生紀念追思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偕同呂副總統秀蓮女士前往圓山大飯店,參加黃信介先生紀念追思會,總統應邀致詞時首先表示,三年前的今天,信介仙不幸往生,但是大家仍然對他抱著無比的敬意與懷念,他是台灣人民心目中「永遠的歐吉桑」,也是民主進步黨「永遠的主席」。
  總統接著表示,在台灣的政治人物中,能夠用「仙」作稱號,信介仙可以說是空前的第一人,這是所有參與民主運動的後輩,對他的尊稱。在那個威權、高壓的時代,信介仙靠著一份對土地單純樸實的愛,用「憨膽」作出一般人覺得「很憨」的「憨代誌」,冒著挑戰執政者的生命危險,推動台灣的民主運動,所以林義雄先生稱他是「台灣的憨子」。
  總統說,是什麼樣的精神?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感動他本人、影響千萬的人,走向民主進步的路。這位永遠掛著笑容的「歐里桑」,做事真實在、講的道理很簡單,因為「真實在」所以黑暗的力量無法陷害對抗;因為「很簡單」所以虛假的人無法反駁隱藏。
  總統並強調,在這個「每一個人都『比巧』,沒人要作『憨事』;每一個人都想要『贏』,沒人願意『輸』的社會中,信介仙告訴我們,作『憨事』,比『巧人』較長久;願意『輸』自己的人,最後會『贏』得自己的歷史」,信介仙雖然已經往生,但是他留下來的精神,已經成為台灣人民共同的遺產;他當年播下的民主種子,也已經開花結果。所以當我們遭遇困難,對未來要走的方向感到困擾時,我們要回歸對台灣這塊土地最質樸的掛念與希望。回想信介仙,面對艱難危險,依然滿面笑容的樂觀精神。為台灣的前途,勇敢的調整腳步,堅定的走出光明的路。
  稍前副總統應邀致詞時也表示,台灣在追求民主過程中,在每一個關鍵的時刻,都有著信介仙努力的身影和烙印,他更是有如「桶箍」一樣,照顧著大家,維繫大家的向心力。雖然信介仙已經往生三年,但從未覺得他離開我們,因為他的精神就是台灣精神,更是一直引導著我們,更有力的向前邁進。
  下午,總統則前往雲林縣褒忠鄉,參加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文化節,總統除觀賞開幕式陣頭表演外,並在雲林縣張榮味縣長的陪同下,參觀民俗文物展、農特產展示,及欣賞鄉土歌謠演唱和當地書法名家的現場揮毫。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