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12月13日
總統接見北美洲台灣人權協會回國訪問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在接見北美洲台灣人權協會回國訪問團時強調,讓中華民國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權的新指標,是新政府奮鬥不懈的目標,只要海內外國人攜手努力,就有進步的空間,就有成功的希望。

  總統並表示,總統府在今年國際人權日所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僅是努力的起步而已,各界不能要求上午播種,晚上就要馬上有所收穫,這是不切實際的。

  總統在接見僑胞們時首先以回憶和感謝之情表示,十五年前他因蓬萊島一案被一審法院判處有罪,但由於北美洲台灣人權協會的奔走,他得以應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斐爾及愛德華甘迺迪參議員的邀請訪問美國,此一努力讓他倍感溫馨,因此未懷憂失志,才能當選總統,為人民服務。

  總統並進一步說,這一段歷史讓他感受到海外僑胞犧牲奉獻的付出,令人感佩,也讓他感受和見證到,加強人權的重要性,以及今日擔任總統,人權工作的啟示意義,更因為如此,在他今年五月二十日的就職演說中,誓言要讓中華民國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權的新指標,以「人權立國」、「人權台灣」,作為新政府未來推動努力的奮鬥目標。

  總統表示,在就職演說中,新政府要把國際人權法典國內法化,不過他指出,這只是一個起點,有人權法典並不代表我們就是一個人權國家,但沒有人權法典,卻意謂著我們不是人權國家;同時,為了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總統府已由副總統擔任召集人,成立了人權諮詢小組,目前正進行相關的推動工作,他相信,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成立指日可待。

  總統也向僑胞說明今年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其中有關特赦案中,赦免蘇炳坤的意義在提醒司法相關人士對於冤獄要勇於承認錯誤,重視人權;赦免曾茂興的意義在體現勞工人權,思考政府在保障勞工權益方面是否有不足之處,是否有做不好而引起勞工的抗爭,是否因保障不週,而使勞工朋友不滿;而在赦免宗教良心犯的意義則在於尊重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因為這也是我國人權的指標。

  總統指出,他的用心良苦,赦免的決定絕非他一人作成,而是經由法務部及相關人權團體的評估,因此才有他的簽署和宣布。

  總統也說,在國際人權日當日並舉辦了人權婚禮,意義不在這三十六對新人而已,而是希望人權能從家庭做起、夫妻做起,當每一個家庭是人權家庭,國家就是人權國家。對有人認為政府不關心同性戀團體、離婚人士及單親家庭,總統也表示此一多元社會的思考,他會予以尊重和包容,他說,他並非不重視這些問題,目前所做的,都只是起步,真正的目的是藉由人權婚禮,請國人慎重思考人權問題。

  北美洲台灣人權協會回國訪問團由團長吳庭和率領,上午在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吳新興及僑務委員陳和弘等陪同下,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