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11月24日
總統關心九二一受災學校重建工程進度和災區果農輔導情形並視察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前往台中縣關心九二一受災學校的重建工程進度和災區果農輔導情形,及視察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
總統上午首先到台中縣坪林國小關心該校重建工程的施工情形,並聽取九二一災後重建委員會黃榮村執行長及台中縣教育局陳善報局長,就受災學校重建工程進度所做的簡報。
之後,總統也在農委會陳希煌主委的陪同下到台中縣霧鄉桐林觀光果園關心災區果農的輔導情形,並聽取由台中縣觀光果園發展協會林德立理事長所做的相關簡報,簡報後,總統並與果農代表合影留念。
總統也到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巡視及聽取林俊義所長的業務簡報與參加水稻臺農七十一號香米的命名儀式,林所長於簡報時指出,此香米新品種(臺農七十一號)為該所由日本引入稻種「絹光」與本土品種「臺粳四號」結合,約歷經九年的選拔及試驗後選出,於八十九年十月廿五日通過登記審查,命名為「臺農七十一號」;又為紀念育成團隊主持人故郭益全博士的辛勞,特命名商品名稱為「益全香米」。
總統於「益全香米」命名儀式中致詞時首先表示,今天很難得有此特別的機會,在農委會陳主委的費心安排之下,來到了我國農業研究重鎮-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一進到所內,看到寬闊而質樸的研究大樓,以及充滿鄉村氣息的試驗田區,彷彿回到官田老家的感覺,勾起童年田野生活的回憶。
總統指出,我國以農立國,農業試驗研究工作則是農業永續發展的基礎;以往在農業研究上,無論是在人才培育,或是經費補助方面,投注相當多的心力與資源,因此,也造就了農業多項奇蹟與成果。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現代農業變成科技密集的產業,而試驗研究則是創新技術與提昇農業發展的原動力。今天來到農業試驗所,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夠進一步瞭解到農業研究所在農委會的政策主導,與試驗所諸位農業專家的積極研發下,完成了如水稻、木瓜、鳳梨、珍珠拔、新興蔬菜、山藥及多樣食用菇類的品種改良,建立了台灣地區農田土壤資訊系統,研發蒜球貯藏與切花保鮮新技術,害蟲生物防治,蔬果農藥殘毒快速檢測技術,以及作物種原的蒐集與保存等多項卓越的農業研究成果,並且推廣田間,開花結果,足見農業發展結合科技研究的重要性。未來我國農業永續經營政策的落實執行,實有賴試驗所全力配合,以達成農業升級轉型,增加農民所得,提高農業競爭力的目標。
總統也指出,當前我國正積極擴大參與國際組織,尤其爭取加入WTO,未來參與WTO以後,不可避免會對我國農業造成衝擊。農委會近年來已提出多項因應方案與可行的措施,並積極推動之中。其中在農業研究方面,將致力提昇農業生物技術、作物種原保存與利用、生物農藥及肥料之開發,以及檢防疫體系之建立等方面的研究發展工作,希望試驗所同仁發揮團隊精神,進行整體而深入的研究,藉助科技研發的能量改善農業經營環境,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總統最後說,剛才表揚農試所郭益全博士獻身農業科技研究的犧牲精神,他的成就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及千秋」,實在令人敬佩,可惜英才早逝,總是令人感念不已。總統也特別藉此機會向郭博士和國內所有的農業研究人員表示敬意和謝意;有這樣的服務精神和專業態度,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完成不了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