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11月22日
副總統參加國際電腦教育學術研討會開幕典禮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台北圓山飯店,參加「國際電腦教育學術研究會」(ICCE)開幕典禮,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表示,近年來「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已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使世界進入無國界的世代,過去傳遞一個訊息要花上幾天的時間,但現在只要幾秒鐘,過去要花數日甚至數年的時間來蒐集研究計劃所需的資訊,現在資訊的獲得只在彈指之間。因此,許多人相信我們已成為地球村中的「網路公民」(Netizen),大家也都認為「資訊科技」快速的進步,改變了我們通訊的方式(e-mail)、做生意的方式(e-business)、民主的實行(e-campaigning and e-polling),或是我們生活的方式(e-life)。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過去數年來,「國際電腦教育學術研討會」已成為電腦和教育領域學術交換的資訊論壇,成就廣受肯定,今天第八屆國際電腦教育國際研討會能在台灣舉行,顯示以下幾點特殊的意涵:
一、台灣致力於資訊科技所獲致的成就,已廣受ICCE及國際社會的肯定,目前台灣個人電腦工業名列世界第三,產值達二百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百分之二十四,還有許多其他項目如IC製造、晶片組、數據機、掃描器、區域網路卡、主機板、唯讀光碟機、可讀寫式光碟機等產值,都是世界第一,台灣已將西元二千年訂為「資訊年」,以彰顯電腦工業的重要性。
二、台灣已提昇為「資訊分享」與「資訊傳播」的公領域,換言之,台灣已自我提升為一「資訊通路」(Information Corridor),透過此一通路,資訊的自由流通已延伸至全世界。
三、在此次會議中,由三十個國家提出了三百六十篇的專文和論文,可證明台灣亟願成為科技和教育連結的樞紐。
副總統也指出,台灣希望成為世界的資訊巨人,但光靠科技是不夠的,教育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相信今天的會議可為台灣啟發更寬廣的視野。副總統相信,真正的資訊巨人應該能夠提供下一代所需正確且合適的工具,讓他們能掌控資訊科技。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資訊科技雖然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啟發了我們的心智,也讓我們更為強大,但這不意味資訊科技對大眾完全有益,事實上這二十多年來,我們也看到資訊科技加大貧富的差距,甚至被違法利用,因此,如何讓資訊科技能做為新世代的教育工具,是下一世紀最大的挑戰。
副總統也誠摯期盼,未來資訊科技的運用,能賦予更多的人性面,並朝正面發展,減少負面的影響,讓全人類都能分享資訊科技所帶來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