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11月14日
總統訪視台南縣官田鄉聽取水雉棲地營造計畫簡報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到台南縣官田鄉聽取水雉棲地營造計畫簡報,並應邀致詞,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歡迎珍古德博士第五度來到台灣,與我們分享環境保育的珍貴心得與建議,不論在台灣面對各種保育議題、地震影響時,珍古德博士也都以各種方式表達對台灣的關心,在座還有國家地理學會主席葛羅夫納先生,學會以各種媒介方式來提供地理知識的努力與成果,有目共睹,我們誠懇歡迎這兩位朋友的到訪。

  和大家同時站在這裡,感觸與感動都很多。大家都知道,我的故鄉,就在旁邊的官田西庄,我回家,看到水雉也有了自己的家。

  溼地,是自然教學的天然教室,棲息著魚類及野生生物,其中所孕育的動植物是許多瀕臨絕種及稀有生物的食物,溼地更彷彿是地球的腎臟,調節洪水、淨化水質。溼地還是美好記憶的來源,我們小時候在田裡抓青蛙、河邊釣魚、游泳划船的經驗,就是濕地提供給我們珍貴的價值。這一片看似雜草叢生的荒蕪區域,其實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天然魔力。 

  在這塊復育地裡更大的意義,是因為它並不是既有溼地保存,而是把原來的甘蔗田重整後、營造成一塊適合水雉棲息的菱角田,這是一個試驗。今年,當北區飛來了第一隻水雉的那天,代表了重建水雉家園的希望;代表了開發與環境並存的機會;代表了政府、民間團體與企業合作的潛能;代表了只要我們修建好一個家園,鳥就有還巢的動力。

  因此,我們不僅將再看到水雉,保育溼地,我們更得到一個可以讓孩子們傳誦的過程,了解對土地的愛與敬意、對物種關係的價值的重視,因為,唯有了解,才有關懷;唯有關懷,才有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就像珍古德博士近十年來推動「根與芽」的教育計劃,種子們有千隻根的延伸、有萬隻芽的突破,就能衝破種種困難、改變世界。

  當詩人說,「只要播下種子,大地便為我們開出花朵」,這簡單又美麗的道理,就是我們和大自然得以相互豐富的默契。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