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11月04日
總統參加「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開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開幕,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新政府成立以來,社會大眾莫不殷切期待,新政府能以新思維、新格局和新方法,來引導經濟社會的實質進步與健全發展。行政院為積極回應來自於民意輿論的要求,因此在短短的幾個月間,即整合相關部會建議,規劃出「知識經濟發展方案」這項視野恢宏、目標明確,卻又作法務實的施政計畫。個人在此,首先要對行政院團隊前瞻性的專業行政能力,給予高度的肯定。

  我們都知道,台灣正處於一場影響深遠的世界經濟變局之中。在網路科技、生物科技等新興科技的開創運用之下,目前全球正在經歷第三次的工業革命。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撐起整個地球」。過去在第一次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資本、勞動與生產技術等有限的資源,是撐起這個世界的支點,西方先進國家的工業家們掌握了這些有限的資源,於是撐起了一個近三個世紀的資本主義世界。而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撐起這個世界的支點,不再是資本、勞力及物產這些有形的資源,而是「知識」︱在每個人的腦中都能有的「知識」。

  西方哲儒說:「知識就是力量」,也就是當我們能夠有效運用「知識」到生產、生活、生態,以及其他活動上,將為現實社會創造無限的價值及力量。而「知識」是無形的資源,因此也是無窮的、無限的資源,並且透過無遠弗屆的資訊科技,「知識」更可以是超越地域和國界的資源。也就是說,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後,這個能夠撐起世界的支點,將可以為每一個人所掌握,而無須依靠身世背景或特權特惠。因此,今後台灣經濟發展的道路,就是要有效將「知識」融入每一個部門、每一個角落,創造屬於台灣、屬於每一個國民的新機會。宏碁集團施董事長曾經指出,在知識新經濟之下,大小的定義將被改寫,過去的大是指營業額大、地方大、組織大;未來的大則是影響大、被運用大,因此市場小、資源少的台灣,在新的知識經濟中,將有無窮的機會。靠著無窮無盡的「知識」作為後盾,我們的國家可以有著無窮無盡的力量,來以小搏大。

  過去台灣本著優秀的技術品質和靈活彈性的企業經營手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靠著電子業及其他相關產業,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立了足。然而到了目前的新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雖然具備堅實的相關產業結構,但卻未能夠享有知識經濟的豐厚果實。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今年所發表的年度世界競爭力調查結果顯示,美國迅速擁抱「知識型新經濟」,使其競爭力大增,穩坐世界競爭力排名第一的寶座;而第三名到第十名均是歐洲國家,則皆是全球資訊科技產業生產及行銷重鎮的高科技國家,總之,重視發展知識型經濟有關的產業,的確有效增進了美歐等國家的競爭力。反之,IMD評論日本因未能掌握高科技新經濟的好處,以致經濟成長令人失望,競爭力出現了持續下滑的後果,而同樣的,我們也必須虛心檢討,為何高居全球資訊、電腦產品生產、銷售重鎮的我國,並未能如歐美般呈現高科技促進競爭力大幅躍升的結果?

  檢討其主因,我們認為我國目前的國力,仍是建基在我們成功地跟隨了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潮流,而發展出以電子資訊產品的產銷為核心的經濟體制。然而第三次工業革命,正是對這種經濟體制的革命,並且,這種革命的規模及範疇,將不再侷限於產業技術的新發展,而是整個產業結構的轉型,甚至是整個社會結構的轉型。

  新政府有鑑於此,於是提出建設台灣成為「綠色矽島」的構想,作為我國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戰略指導。在「綠色矽島」的構想中,主要包括「知識化」、「公義化」和「永續化」三大內涵。其中「知識化」的意涵,則為整合教育發展,建構高效率的教育制度,並將公共支出有效地分配於與終身學習有關的機構及活動,提高全民汲取知識的能力,邁向「學習型社會」;鼓勵科技創新,加強研究機構的研發能力,並採相關租稅優惠,來誘導民間企業擴大進行技術創新;健全法規制度,確保「創意」的智慧財產權,以激勵國人的創新、研發意願;吸取國外新知,充份運用海外高級人力,積極爭取外國直接投資,並爭取技術合作或技術授權;完整建構「國家創新系統」,結合政府、大學與研究機構、企業研發資源,有效促進創新及技術發展,增進知識擴散與應用能力。以上這些目標,都已經涵蓋在行政院所規劃的「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中。

  建設知識化綠色矽島的目標,是以十年發展為目標的長程計畫。希望讓台灣成為新興產業創業的樂園,成長產業擴張的基地,以及傳統產業研發、行銷與財務管理的營運總部。這個願景,超越了政黨的藩離和地域的界限,也超越了公部門和私部門、產業界和學術界之間的隔閡。因此,這應是一項由全民共同規劃、由全民共同努力的國家施政方案。

  參考知識經濟發展成功國家的經驗,我們了解到知識經濟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政府和民間共同協力來開發新知,並進一步創造價值。因此,在行政院所規劃的「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中,有許多制度上和作法上的興革,都是著重於讓民間的知識和力量,能更有效地參與政府所推行的各項措施。個人感到非常欣慰,目前已經有民間人士,以協力推動知識經濟的有效發展為目標,積極籌組相關的民間組織。個人在此,一方面要誠摯地感謝在座各位給新政府指教和獻策,一方面,更希望各位在日後能善用民間組織的豐沛活力,來參與政府的各項施政,政府也會盡最大的可能,來配合各位。最後,再一次向在座諸位,致上最高的敬意。謝謝各位!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