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11月01日
副總統主持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以「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身份,主持該會成立大會,並於會中致詞。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風雨故人來,風雨生信心,大家不畏狂風暴雨前來與會,顯示對科技發展的熱誠與重視,本人在此要表示由衷的感謝。

  昨晚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班機,不幸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墜毀,死傷慘重,相信大家的心情也都很沈重,讓我們為亡者默哀一分鐘。記得本人擔任桃園縣長時,也曾發生華航班機在中正機場墜落的災難,我在聞訊後立即趕往現場處理救難及善後事宜,澈夜未見中央官員前來,而昨晚行政院院長、總統府游秘書長、交通部葉部長等均趕往現場,顯見新政府對救災救難反應相當快速,令人感到欣慰。新政府成立至今,或許犯了一些錯誤,我們一定會虛心檢討,但是也需要更多的鞭策和鼓勵。

  回顧台灣過去五十年的發展軌跡,從1950年代以農業為主,依序發展輕工業,建立加工出口區,到1970年代建立石化重工業,國民所得也由美金100元成長到美金2,000元,而奠定了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1990年代高科技產業在台灣蓬勃發展,積體電路(IC)及資訊產業分別名列全球第四及第三位;部份產品如掃瞄器、主機板、手提電腦、顯示器、滑鼠等更高居全球第一;國民所得也提升至美金14,000元。台灣的經驗也證明了高科技與台灣經濟唇齒相依的共同命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學家梭羅(Solow)等人曾從事經濟發展原因的探討,發現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遠超過資本累積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名經濟學家熊彼德(Shumpeter)更具體的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日等經濟強國的經濟發展,技術力的貢獻高達50%-80%。

  再過六十天,我們即將邁入廿一世紀,種種跡象顯示,要在廿一世紀國際舞台上展露頭角,高科技更具有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

  五二O政黨輪替後,政府在種種施政的作為上展現新思維。因此,在總統府下成立「跨黨派小組」、「人權委員會」及「科技諮詢委員會」等組織,不僅彰顯政府對兩岸關係、人權及科技的重視,也與政府展現柔性國力的精神逐步契合。

  「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的設置要點在八月二十九日經 總統正式核准,並指派本人為主任委員、黃昭淵博士擔任執行長,我們於九月二十日發函全國一四三個學術單位、研究機構、專業學會及科技行政單位等,要求委員會設置的十二個小組推薦委員人選。由於委員遴選方式的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引起產官學研各界的熱烈回應,十月十日截止回收時,總計各界推薦五二三位人選,由於推薦人選的素質優異,我們特別邀請監察委員趙榮耀、考試委員郭光雄、資策會董事長黃河明、台大校長陳維昭、及陳繼盛律師等五位學者專家,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遴選出五十九位委員,並經 總統於十月三十日正式核聘,俱為當前國內一時之選,也是完全超越黨派的組合。也可見產官學研各界對「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的熱切迴響與支持。

  我國的科技發展,經歷三十餘年的努力,組織、管理、經費、政策及績效等都已差強人意。但是,在面對未來更嚴苛挑戰下,檢視我國科技發展現況,從科技政策的戰略思維,科技資源的有效整合,科技發展的組織架構到科技人才的適當培育等課題的研議,來做為總統的諮詢,也正是科技諮詢委員會的任務所在。仔細透視委員會十二個小組的內容,敏銳一點的人應該已足以感受到委員會成員對我國科技發展的另一深層思考。例如國防科技是確保國家安全所必備,而國防的強弱不僅在於先進武器系統的取得,更繫於自主國防科技的發展,如何厚植國防科技研發的能力,是陳總統相當視的課題,未來我們發展國防科技時,也要考慮軍民通用,讓民間能夠參與,並分享成果;另外,台灣四面環海,在陸上資源貧乏的情況下,豐饒的海洋資源正是值得發展的重點之一,「海洋科技」小組的設立,嚴肅地提醒國人海洋立國思維的重大意義;「科技與人文倫理」小組的成立,則明確地表示政府重視科技與人文互動,也與政府的「綠色矽島」所揭櫫之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共存及永續發展的思維緊密叩合。只要用心去思索這十二個小組的內涵,就能瞭然於我國科技發展還存在著許多發展遠景。落實這些遠景,正是「科技諮詢委員會」成立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最後,停止興建核四是執政黨對選民的承諾,也有以下理由支持此一決策:第一、在開發電力的同時,也要節約能源。我將促請政府機關帶頭節約能源,例如辦公室內空調室溫不應低於攝氏二十五度;第二,有許多替代能源可以開發;第三,核廢料無法處理,中研院李遠哲院長也認為,沒有能力處理核廢料的國家,就沒有資格發展核電;第四,核四廠設計採用之設計基準地震係數只有O.四G,遠低於日本的O.六九G,令人疑慮;第五,最近地質、地理專家學者在宜蘭附近海底發現十一處火山口,所以不宜在貢寮興建核電廠。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還可怕,大家要有勇氣認錯,並終結錯誤,我常舉例說,一個人若買錯了藥,不能因為捨不得而仍把它吃完,人只有一生,台灣也只有一個,為了子孫的幸福,為了台灣永續的發展,核四興建的紛擾,應回歸到科技面及政策面來討論。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