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10月18日
總統接受美國之音專訪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指出,中共的「文攻武嚇」只會引起台灣人民的反感,並拉大兩岸間的距離,中共應以「陽光政策」代替武力恫嚇,雙方領導人更要用智慧與創意,共同來解決兩岸之間的問題。

  總統也再次強調,在民主對等的原則下,兩岸應該要坐下來進行對話,求同存異,建立交集,化解歧見,多談有益,一定能夠獲致共同的結論。

  總統是上午在總統府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做了以上表示。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張平男也在座。

  總統表示,今年三月十八日的總統大選,是在投票選擇總統人選,並不等同於台灣前途的投票,也非針對統獨做公投,所以不能以他百分之三十九點三的得票率,就斷定其他百分之六十多的人反對他的兩岸主張,如果問台灣民眾願不願意成為香港或澳門第二,相信會有百分之七十,甚至高達百分之九十的人無法同意這種安排,所以,縱使以台灣前途為題做投票,也會因為議題的設計,而獲得不同的答案。

  總統接著指出,我們反對武器競賽,也無意做武器競賽,台灣之所以必須提高戰備,是為了避免戰爭、自我防衛,並不會主動挑起戰事,如同美國出售防衛性武器給台灣一樣,目的是在確保台海和平與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萬一有人引發戰爭,我們也希望有足夠的制空、制海權,讓戰事不要在本土上發生,就能將戰爭結束。

  對於即將來臨的美國總統大選是否會對原有的中美關係產生影響,總統則充滿信心地表示,不論十一月七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中美原有的友好關係,兩國現在的溝通順暢、良好。至於美國政府的兩岸政策有其立場,而新政府對此的呼應是請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主持「跨黨派小組」,希望能在兩岸問題上,儘速形成朝野與全民的共識,原則上,就是他五二○就職演說中所保證的,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在他四年任期內,將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總統也向大陸民眾表示,台灣與大陸擁有共同的歷史背景,有著相同的血緣、文化與宗教信仰,是華人社會的一份子,並以此為榮,而台灣關心大陸民眾,希望台灣在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普世價值的同時,大陸民眾也能同享此一世界潮流,更期盼兩岸人民能夠相互勉勵,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總統在提到有關國內政經情勢時表示,「全民政府、清流共治」是他對選民的承諾,所謂少數或多數政府並非以在立法院的席次多寡來做論定,只要「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人民入股政府做國家的主人、股東,政府的施政以多數的民意為依歸,就是一個「全民政府」,和誰做行政院院長沒有必然關係,新政府引用人才,不分族群、黨派,唯才是用,絕不心存偏見。新任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曾任六屆立法委員,熟諳議會溝通、協調之事,必能勝任,所以「全民政府」並沒有失敗。另外,在議會政治中,各政黨可以相互競爭,也可以彼此合作,所以他也刻正積極在進行與其他政黨領袖會面的工作,希望能加強各黨派間的意見交流。

  總統了解台灣民眾望治心切,民眾希望他五月二十日就職,五月二十一日就能美夢成真,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新政府執政要對人民負責,要對良心負責,更要對萬代歷史負責,所以在兩岸、外交、國防軍事的情況穩定後,新政府已將施政重點拉回內政,區分輕重緩急,積極從事改革工作,不論是加強經濟發展、掃除黑金、杜絕賄選、司法改革等工作,一定繼續努力進行,不會停止。

  針對近來低迷不振的股市,總統對我國經濟後勢發展仍深具信心,他認為,台灣經濟基本面佳,今年第四季也將會有百分之六點三二的經濟成長率,狀況良好,只因為台灣股市有百分之八十七的散戶,法人比例偏低,對於非經濟因素的反應較為敏感所致,另外國際股市同樣跌跌不休,跌幅甚至超過台灣,所以台灣也無法自外於國際因素的影響。新政府前不久所提出的八項新經濟方案,不為股市,為的是提升台灣產業,改善投資環境,創造長期的經濟發展。

  總統最後強調,只要想成功,就一定做得到,想失敗,也一定能找到許多藉口,而他對台灣的未來深具信心,新政府也一定會持續努力,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