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10月17日
總統巡視基隆港務局及參訪建寶食品公司並聽取海洋科技博物館興建及海洋科技園區規劃簡報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到基隆港務局巡視,並聽取基隆港務局業務簡報。
陳總統於簡報後表示,他對基隆港今年貨物裝卸量呈現兩位數字的成長改善經營體質所完成的港池浚深計畫、及對改善聯外道路等的努力,表示肯定欣慰。基港局能拋棄以往公務機關予人高高在上的姿態,抱持客戶至上的理念,放下身段去拜訪航商貨主,設身處地為航商設想,使航港雙方互蒙其利的各項作為,更是為民服務導向的具體作為。
總統指出,雖然與國際知名港口相較,基隆港的發展受限於地理環境的限制,港域及腹地亦顯狹小,但從大家所努力的績效,證明「事在人為」,有心就有力,只要有心仍然大有可為,未來仍應繼續朝國際港口的標準來進行各項措施改善。尤其在港市界面的整合及互動,在港務局謝局長與基隆市李市長港市共存共榮的共識下,目前已展現一片新氣象,期望能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推動,而港務局在不影響港埠營運的前提下,也讓民眾共同來分享海洋資源。
總統說,西岸聯外道路工程目前已完工,期待能為基隆港帶來榮景;而為構成良好交通動線後續之東岸聯外道路工程,亦希望基隆市政府、基隆港務局及相關單位配合,積極來推動,以發揮效益。
總統也表示,台北港開放民間投資營運案的推動作業,目前雖然有初步進展,但後續仍有許多作業尚待完成,希望相關部會及港務局能繼續配合推動,期使政府投入的資源能發揮最大效益,以解決南櫃北運,北櫃南運的相關問題。他深切瞭解港埠的營運,包含港灣、棧埠及航政,對於其間所涉及公權力之行使,尤應要講求公平、公正及有效率,不只以外在的表現,更當以發自內心的尊重,為來港埠的顧客提供最滿意的服務。誠然硬體的建設要更新,然而軟體服務品質的改善及落實,則更不可掉以輕心。
隨後,總統前往建寶食品公司參訪,並於致詞時表示,近來台灣的經濟與天氣都有些風雨,風雨對基隆雨港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一直以來基隆的居民都是在風雨中成長的,所以風雨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不可因為風雨就相互指責,不要因為風雨而自亂了腳步,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化,機會永遠留給勇敢進取的民族。
總統也說,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經濟就像大海一般,政府的責任是要扮演好港灣與燈塔的角色,提供人民安全的依靠,但要有所收穫,仍只有真正出海下網的人,才能獲得回報。就如同今天參觀的建寶食品公司,生產的雖然是小小的蝦米,但經過公司不斷研究發展,提昇生產技術,以取代傳統人力及日光的曝曬方式,而能大幅提昇生產力與競爭力,使小蝦米也能立大功,外銷美日等地,既促進地方繁榮,也為國家賺取外匯。
最後,總統指出,經濟是台灣的生命線,日前行政院也針對當今經濟情勢提出八項改革政策,其中在協助解決傳統中小企業資金及技術問題上也有具體的結論。政府絕對有改革的決心,期盼大家能一起同心努力,航向世界海洋。
之後,總統也到海洋大學,聽取海洋科技博物館興建及海洋科技園區規劃簡報。
總統表示,大家都知道,當前傳統產業面臨極大的挑戰,而基隆現有的產業仍以傳統產業為主,即使是造船業也與其他傳統產業一樣,面臨需要更新或轉型的命運。因此,李進勇市長提出「海洋科技園區」的構想,將這些在基隆東北角廠區比鄰的既有產業,包括造船、修船、漁業、水產加工及新加入的中油遙測中心結合成一區,其中又有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水產試驗總所,還有八斗子等幾個漁港一併納入,更加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興建,與原本地形地貌就變化豐富的海岸生態,將成為兼具觀光價值、科技研發與傳統產業轉型的特定區,應是很有可為的方向。
總統指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是目前政府最大的公共建設之一,它建館理念就是要科技與人文融合,以海洋的展示與研究為主題,並輔助國中、小學科學教育的不足,提昇科學教育的啟發性與趣味性,也可提供成人終身學習的場所,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勵我們從歷史與今人的研究中,認識海洋,發展海洋、並延續鄭和等先人探索海洋的精神,走向地球不同的角落。
總統接著表示,當然在這些發展的願景中,他也體會到一些瓶頸需要克服,譬如交通就是一個問題,他會與相關部門就今天所提的構想與問題,仔細研究處理。相信不久以後,就能如李市長所提出,也如大家所期盼的,看到基隆不只是有過去輝煌的歷史,更有非常先進的海洋科技園區,以奠定基隆日後成為台灣海洋科技發展代言人的地位,並為未來海洋國家的發展建立一個新的模式,讓台灣繼續以海洋為最大的後盾,邁向二十一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