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10月07日
總統接見「第八屆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得獎企業代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第八屆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得獎企業代表時表示,產業科技的研究發展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根本,在產業發展快速變遷的知識經濟時代,應朝向「科技創新者」的目標邁進,而政府也有一貫而明確的決心,要成為所有「科技創新者」的最佳夥伴,為台灣經濟蓬勃、產業優勢及企業競爭力,提供最好的支援與服務。
總統指出,今年九月初行政院通過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其中已把研究發展列為重要指標,在九十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中也增加了五十一億五千萬元的研究發展經費,總統除了要求各相關部會能以創新的思維及遠大的格局,妥善運用政府的科技研發預算外,也呼籲各界能充分運用政府的研發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總統致詞全文內容如下:
首先本人要對獲得第八屆「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的十六家得獎企業,表示敬意和由衷的賀忱。由於你們在產業技術研究發展上的卓越表現,不僅獲得這項殊榮;同時,對激勵我國企業投入研究發展,健全技術管理制度,提升科技發展的成效,以及強化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等方面,也產生了非常好的示範作用。
我們知道產業科技的研究發展工作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石,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根本。過去產業科技為打下製造能力與彈性優勢的基礎;現在產業科技為台灣打下經濟奇蹟的榮景;未來產業科技更要帶領台灣成為「綠色矽島」及「科技化國家」,成為世界經濟舞台不可或缺的樞紐。因此,加強科技研發能力與發展知識經濟,是政府與民間企業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我國全國科技研發的總投入經費每年不到新台幣二千億元,跟一些先進國家比起來,恐怕只有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甚至連一些全球的大公司每年投入研發的經費都比我國全國的研發經費來的多。但是,政府對科技發展向來就非常用心與支持,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進行的「全球高科技產業競爭力指標」研究指出,在政府支持科技發展的態度指標方面,台灣名列全球第三。
大家都知道我國資訊工業產值在全球排名居第三位,而且有超過十項資訊產品的全球佔有率為世界第一。同時,台灣也是世界第五大的IC生產國。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台灣在紡織、化工、工具機、自行車等工業方面,也有很多產品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非常具有競爭力。
所以,雖然我們投入研發的經費不一定比別人多,但是利用我們優異的製造技術、靈活的作業彈性、以及勇於冒險的創新精神,把經費做最大的運用,這就是我們台灣企業的優勢和無限生命力,更是我們台灣之子務實精神的最為發揚。
無可諱言,過去台灣的企業因為掌握了做為科技的「快速追隨者」,而在世界舞台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在產業發展快速變遷的知識經濟時代,「快速追隨者」獲利有限,唯有成為「科技創新者」才能一本萬利,所以我們不應該滿足現有的成就,更要朝「科技創新者」的目標來努力。
因為我們體認到科技研發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年九月初行政院通過了「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其中特別把研究發展的投入做為一項重要指標。目前我全國研究發展的投入不到GDP的百分之二,離先進國家還有一段距離。我們期望在十年後,也就是公元二0一0年,我全國研究發展的投入能夠達到GDP的百分之三,而且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研究發展投入是來自企業界。目前我國企業研究發展的投入已經超過新台幣一千億,佔我國全國投入的六成。我們期望在十年後,隨著GDP的成長,我們企業界研究發展的投入能夠達到三千億新台幣,屆時政府的研究發展投入也會比現在成長一倍。
政府有一貫而明確的決心,要成為所有「科技創新者」的最佳夥伴,所以在九十年度的中央政府預算中,不論是經濟部,還是國科會、國防部,都增加了科技研究發展計畫的經費,三個部會總計共增加了五十一.五億元。本人要在此呼籲各界能充分運用政府所建立的各項研發資源,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我也要求經濟部等相關部會能夠用創新的思維以及遠大的格局,來妥善規劃及運用政府的科技研發預算,對我國經濟、產業以及企業的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
科技絕不是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惟一選項,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所有與提高知識的運用和附加價值有關的活動,包括行銷、服務與品質同樣值得我們重視。我期待新政府的各項施政能夠為我們經濟的蓬勃、產業的優勢、以及企業的競爭力,做出最好的支援與服務;也期望我國的經濟與科技實力,在各位的帶動之下,能夠進一步向上提升。
總統致詞後並與企業代表們交換意見,對於他們所提希望政府財經政策方向明確、放寬高科技人才引進及協助傳統產業振興等建議,總統則重申,新政府有誠意及堅定的意志為業界解決問題,突破瓶頸,希望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為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共同努力。
「第八屆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得獎企業代表劉富台等十七人上午是由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黃重球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