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10月06日
總統巡視彰濱工業區及參訪美利達公司、弘裕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懷傳統產業發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到彰化縣巡視彰濱工業區及參訪美利達公司、弘裕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懷傳統產業發展。

  總統首先到達彰濱工業區聽取經濟部工業局長所做的簡報,簡報後致詞時表示,長期以來,台灣傳統產業發展的環境,並沒有受到政府足夠的重視,尤其近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傳統產業的持續發展面臨很大的困難,因此新政府在協助傳統產業持續發展上,責無旁貸,一定要加緊努力改善。

  總統指出,科學園區供不應求,傳統工業區卻大量滯銷,問題關鍵主要在租金、服務和環境三方面。我們未來必須要將傳統工業區「科學園區化」,對此,總統特別提出三點意見:

  一、政府應該擴大出租的政策,降低傳統工業區的土地使用價格的負擔。

  傳統工業興辦人在設廠之初,就必須花一筆錢購買用地,一開始就把大筆資金積壓在土地上,以致沒有能力去進行技術研發與新設備的投資。竹科園區現在的土地租金一平方公尺大約三三.六元,南科約為十.三元,供傳統工業廠商進駐的台南科技園區折算租金則高達九十.六元。雖然經濟部已經提出的政策,要拿中長期資金一百億來取得工業區土地出租,但如果這筆錢只能用來價購土地,只不過買到九十公頃的土地,效益不夠理想。政府的工業區開發政策應該是要協助產業發展,而非以營利為目標,因此是否未來要協調開發單位,將已開發工業區的土地改為「出租為主、出售為輔」的政策。並且由政府編列公務預算,補貼土地租金,以降低廠商初期投資的資金壓力。這個方向是否具體可行,請行政院相關部會妥慎研析,如果可行的話,就儘速擴大辦理。

  二、未來大型工業區對廠商的服務窗口都要單一化。

  新政府應該要全面提升對傳統工業區的服務。政府公權力相關的事項應改採單一窗口,區內的管理維護則鼓勵區內廠商自治、或是委託民間專業的管理公司來為大家服務。

三、未來工業區的環境應該要提升到適合生產、生活的人性化環境。

  從前工業區的開發偏重生產,地點常常都很差、很偏遠,勞動者的就業、通勤都很不方便。未來工業區將加強生活設施,允許一定程度的土地使用變更,增加生活機能以及環境綠美化,讓傳統工業區將來的環境拉近到與科學園區相當。

  隨後,總統到美利達公司參訪時表示,他在昨天剛參加了第十一屆國家品質獎頒獎典禮,今天又來到獲得第八屆國家產品形象金質獎的美利達公司。事實上品質與形象應是相輔相乘、一體兩面的事,有高品質的產品才能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印象,良好的品牌印象則可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加企業的利潤。但一直以來台灣產品的品質與形象間卻有相當的落差,在世界各國,工商界很多人都知道台灣的產品品質非常好,但一般的消費大眾就不一定清楚。

  台灣的企業在創新、速度方面都不輸給先進國家,但因為沒有自有品牌,所以淪為國際大廠的代工廠(OEM & ODM)。像過去台灣的腳踏車工業,不論產量還是品質,都居於世界的前端,但是受限於代工生產方式,只能為外國廠商提升形象,一般消費大眾根本不知道是台灣的產品。

  幸而有美利達這樣的公司,能成功地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台灣品牌的形象,打破代工的宿命,以自己的品牌,以自己的名字走向世界,為台灣企業的發展提供一條成功的道路,值得肯定。

  國家產品形象是全面性的,包括大中小型企業也包括上中下游產業,包括高科技產業也包括傳統產業,任何一個環結的缺失都將影響整體形象。故提昇形象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要靠優秀的廠商來形塑、創造口碑,才能使國家形象不斷向前推進,總統最後期勉大家繼續努力,讓「MIT成為世界精品的代名詞」。

  之後,總統到弘裕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訪,總統也表示,只要我們不放棄,就沒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要我們不放棄,我們就有無限的希望。總統說,自就任以來,他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兩岸、外交及軍隊,也已有初步的成果,我們才能在安定中改革和進步。接著下來,對於掃除黑金、災後重建、經濟發展、提昇行政效能等方面,新政府一定全心全力以赴。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