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12月12日
總統參加「信託法制學術研討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信託法制學術研討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年三月下旬,阿扁曾接受「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的邀請,參加了「迎接一個新的國會」學術研討會,今天非常榮幸再一次受邀來參加由基金會所主辦的「信託法制」系列學術研討會,內心有非常深的感觸。韓老師一生以其卓越的法學素養,匡時濟世,為台灣的教育、司法和學術研究,建立了長治久安的典章制度。更令人感佩的是,韓老師還將一生的積蓄成立基金會,獎掖後進,以一己的棉薄之力,為提升台灣的法治環境盡心盡力。
  秉持著韓老師「學以濟世」的理念,基金會這次主辦有關「信託法制」的學術研討,格外具有意義。信託最初源起於英國,是一種為他人利益而管理財產的制度,由於運作極富彈性,且深具社會及經濟的功能,因此為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廣泛採用。隨著經濟金融環境變遷,信託制度也由原本的財產管理,演變成兼具理財、協助推動經濟建設、維護社會安全及促進社會公益等多元化的功能。
  把信託運用於家庭上,可以有保儲財產、執行遺囑及監護子女等效用。運用於商業方面,有革新財務計畫、有效管理資金和改善公司經營體質等功能。運用於社會方面,則可以藉由公益信託的設立,致力於慈善,學術、科技及宗教發展等目標的實現。因此,健全而發達的信託業體系,對於促進整體社會的安全與進步,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我國自民國八十五年和八十九年分別公布「信託法」、「信託業法」後,信託相關的子法、稅法及規範,已陸續修訂或訂定,信託業者也配合法規的建立逐步推展業務。但由於信託是英美法系所孕育出的特殊法制,移植到我國的大陸法系體制內,信託財產所有權利益的處理制度及方式均不盡相同,在法制的接軌上難免會有困難,必須不斷的修正與調整。
  有鑒於此,主辦單位特別舉辦了「信託法制」系列學術研討會,從九月份到今天共舉辦了四個場次,結合產、官、學、研等專家學者,從各個角度深入討論有關現行「信託法」、「信託業法」及「信託稅法」的相關問題。尤其是在研討的過程,不僅提出了問題,也凝聚了許多的共識,將可以提供給相關單位參考,積極協助建立更成熟、更完善的信託法制環境,讓我國的信託業務,在不久的將來也能蓬勃健全的發展起來。
  今天看到韓老師的遺志與心願,正不斷綻放出成功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令阿扁非常的高興也十分的欣慰。人類社會所以能持續不斷的進步,正因為我們是站在時代巨人的肩膀上向前邁進。韓老師的努力與奉獻,提升了我們的視野,也開闊了我們的格局,而韓老師立人達人的精神,更樹立了一位學者、一位法律人、一位從政者,不斷追求社會公義的典範,值得在座所有的先進和朋友們景仰與學習。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