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9月29日
總統參訪中國石油公司、飛利浦建元電子公司及高塑開發科技公司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上午到高雄參訪中國石油公司、飛利浦建元電子公司及高塑開發科技公司。
總統首先到中油公司高雄總廠參訪,並聽取陳朝威董事長簡報後致詞。總統致詞內容為: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經濟能夠快速發展,重化工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中油公司也在這段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應有的貢獻。每年除繳庫盈餘二百多億元外,也繳納一千多億元的稅捐,這是全體中油同仁長期努力的成果,我真心的感謝大家,並向大家道一聲:「辛苦了!」
台灣的油品市場,隨著時代的變化,從民國七十六年加油站開放民營,民國八十八年燃料油、航空燃油、液化石油氣開放進口,到今年九月台塑六輕油品正式上市,再再證明了開放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潮流,也是政府政策的走向,未來我國加入WTO後市場會更加開放。
過去市場的開放競爭,中油並沒有因為競爭而遭到淘汰,每年的營業額反而持續成長,而在新一波的開放競爭中,台塑油品的上市必然會給中油帶來新的競爭壓力,但有競爭才有進步,透過良性的競爭,不僅可以促進企業的成長,更可以帶動整體經濟的進步,相信中油同仁的努力,必定能夠禁得起競爭的考驗。
競爭是實力的展現,未來中油所須面對的市場競爭不止是台塑、進口業者以及民營加油站,更要有進軍國際市場的雄心壯志,才能擁有光明的未來。
石油一向是基本關聯性產業的重要能源物資,面對當前台灣經濟轉型提昇的關鍵時刻,希望中油能夠考慮到下游產業在國際競爭中所須取得的相對有利條件,在計價方面能有更具彈性的做法,把負面的影響降到最低,才能創造雙贏或多贏的局面。
很高興中油已意識到這一點,並朝此一方向努力,如這次國際油價大幅度變動,中油能夠及時反映調整國內價格,可以看出中油在整體產業利益及購油成本反映上,已能夠充分掌握並適時發揮運用,希望能夠繼續精進,為消費者謀求更大的福址。
中油的前人在艱辛的環境中,一次又一次的克服環境的挑戰,創立了台灣的石油事業,而且不斷精實壯大,在台灣迎接自由化、邁向國際化的此刻,個人相信、也期待中油人能夠突破逆境,在保障員工權益之前提下,加速完成民營化工作,發揮追求卓越的潛力,繼續為更開放、更進步的台灣石油事業寫下新的歷史,最後我要說中油加油;台灣加油。「中油,為台灣加油!台灣,也為中油加油!」。
接著總統到飛利浦建元電子公司參訪,並聽取何瑞正總經理簡報,簡報後,總統應邀致詞,致詞內容為:
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到楠梓加工出口區,參觀百分之百由外資投資的「飛利浦建元電子公司」,台灣飛利浦對高雄加工出口區及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都有卓著的貢獻。據一九九九年統計,其進出口額佔高雄加工出口區三十四%,居全國製造業第三名,而飛利浦建元電子更是飛利浦在亞太的半導體營運中心。所以儘管有人對國內的投資環境有些負面的預期,但飛利浦在台的經營模式及營業數字卻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與深思的地方。
事實上,根據經濟部統計指出,今年一至八月份經核准來台僑外投資金額總計為五十億二千零六十多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了一百零九點九%,顯示外資對台灣的投資環境仍有相當的信心。當然在這份信心之下,我們也十分瞭解,當前業界在面對全球化競爭時代所遭逢的種種困境與深切期待,這部份政府絕對責無旁貸,必將全力以赴。
我們現在面對的情境,提醒我們當年加工出口區的發展過程。四十年前,我國在推動工業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初期面臨國內市場飽和,又遭逢美國經援停止,國內缺乏大量資金與高級技術,亟需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復因人口快速增加,需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政府為因應上述迫切情勢,採取突破性的措施,在卅年前的民國五十五年創設了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為台灣經濟繁榮的重要助力之一,爾後雖歷經二次石油危機及市場機能之調整,也因能適時由勞力密集產業朝向技術密集產業的方向調整而屹立不搖。
所以,加工出口區的發展過程就是政府與民間同心克服經濟困境的良好示範,未來政府仍將秉持這份精神,在全球運籌管理中心的策略下,開創台灣經濟的新紀元。最後借用飛利浦公司著名的廣告詞「讓我們做得更好」,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讓台灣的明天更好。
之後,總統也到高塑開發科技公司參訪並聽取簡報。總統在致詞時表示,高塑開發科技公司所提出來的願景「共存共榮,追求卓越」,也可適用於各公司,勞資雙方共存共榮,追求卓越,除此,政府與企業間;不同黨派及海峽兩岸之間,也唯有共存共榮,才能追求卓越。這二十幾年之間,高塑公司,從塑膠射出的家庭工業,發展到今天具有整合研發能力的高科技公司,這中間的過程非常艱辛,這種高塑的奮鬥精神,也是台灣中小企業的精神,更是真正的「台灣之子」的精神,從無到有,由下而上,在有限條件及惡劣環境下,開創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