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9月28日
總統參加教育部紀念孔子誕辰暨慶祝八十九年教師節大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早上參加教育部紀念孔子誕辰暨慶祝八十九年教師節大會,並應邀致詞。總統致詞內容為:

  欣逢民國八十九年教師節,首先要向與會的各位教師申致誠摯的賀忱,並向終年堅守教育崗位、培育英才的全國教師表達崇高的敬意。尤其是在九二一及一0二二地震後受創地區的教師們,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仍然必須在艱苦的環境中致力教學工作,備極辛勞,謹致上誠摯的敬意。

  教育是促進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過去因為教育普及,有很高的人力素質,才造就了傲人的台灣經濟奇蹟和政治的民主化。然而我們的教育未能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而調整,以致出現了不少的問題,故為維繫國家的發展與進步,在激烈競爭的國際舞臺中取得優勢有利的地位,實有賴於教育改革來做澈底的改善。

  尤其處在國際社會快速的自由化、民主化和多元化的發展,以及近年來資訊化、科技化的世界潮流,台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受到重大的衝擊。為了迎接新的挑戰,更需要藉由教育改革來培育新世紀生活所要求的能力和特質,以開創台灣教育的新紀元。
其具體政策目標,個人認至少有五項:

  一、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

  為培育國民熱愛鄉土、認同台灣的共同意識,教育政策應以建立台灣主體性的教育為首要目標。此目標之達成,應以優良師資的培育和革新課程與教學為優先。在師資方面應強調對台灣地理、歷史、文化具有豐富的素養,進而認識世界各地歷史、地理、文化的內涵;在課程與教學方面,應本諸由近而遠,由具體而抽象,由簡而難之教學原理,培養學生珍惜本土文化,認同台灣的情懷,並具有地球村的器識。

  二、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

  一切教育活動要以保障學生的學習權為依歸,以學生為主體來設計,而非基於成人的觀點,所規劃之學習內容、方法與學習環境,希望能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期使每位學生快樂學習,喜歡上學。

  三、落實教育的自主性

  社會發展邁向多元化,教育亦應順應社會發展的脈動、符合民眾的需要及國際的潮流,所以教育政策之策訂,必須賦予教師的專業自主權及家長參與權,讓「教師有效教學、行政人員安心辦學、家長熱心助學、學生快樂求學。」

  四、追求卓越的教育

  教育的功能在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各種教育資源與機會,帶好每位學生,使其具有多元智慧的潛能得以充分發展,使每位學生擁有帶得走的學習能力,促成國家有卓越的學術及科技水準。

  五、營造終身學習的社會

  讓每位國人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機會,是教育改革的主軸,期從普設社區大學,建立回流教育制度、發展學習型組織和建置完整的資訊學習網路系統中,建立終身學習的體系,讓社會成為學習型的社會,使每位國人不斷學習,時時追求新知。

  上述五大目標達成的關鍵,有賴全國教師繼續秉持至聖先師孔子誨人不倦的精神共同參與,期為社會的進步及國家的發展,創造新的生命力。敬祝

  大會圓滿成功!

  大家健康愉快!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