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9月26日
總統參加二000年台北國際紡織成衣及服飾展開幕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二000年台北國際紡織成衣及服飾展開幕典禮,並應邀致詞。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很榮幸應邀參加我國紡織業每年一度的盛事,「台北國際紡織成衣及服飾展」的開幕典禮,並且能夠親身參觀各位紡織業先進多年來努力成果的展示,感到非常高興。個人在此,要代表政府,對紡織業各位先進在過去數十年來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卓越貢獻,表達誠摯的敬意與由衷的謝忱。

  大家都知道,在所有的產業中,紡織品的出口成績始終居於前三名。在各位紡織業先進的努力下,去年就創造了新台幣五千五百億元的產值,出口金額高達一四一.二億美元,為台灣賺進了一百多億美元的順差。紡織業可說是台灣產業中的金母雞,也是台灣最大的創匯產業。

  近來,政府的產業政策方向受到各界高度的關心,個人也常常在報章報導中看到傳業產業抱怨政府,好像政府只照顧所謂高科技產業。針對這點,個人想借今天這個機會提出一些看法。

  傳統產業重要?還是高科技產業重要?這種二選一的選擇題本身就是過時的、誤導的觀念。其實,在全球競爭的時代,關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我們唯一應該問的是:台灣的企業到底有沒有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優勢?個人必須強調:沒有所謂「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產品」或「夕陽管理」!

  個人在此要特別指出,各個產業部門的發展,都與國家經濟及人民福祉息息相關;因此,政府的施政作為,必須配合產業特性及需求來推動,絕對不能有所謂的偏好或歧異待遇。所以新政府成立後,個人已請行政院及所屬相關部會,針對傳統產業不振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對此,行政府已經訂頒「振興傳統產業方案」,協助傳統產業轉型及應用科技,以提升競爭力,因應國內外環境的劇烈變動。「振興傳統產業方案」的主要措施包括:協助傳統產業改善經營體質;建構傳統產業取得資金的環境;研議建立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的賦稅環境;調整人力供給,紓解勞工短缺的問題;建立全球運籌體系拓展行銷通路;增強推廣技術市場資訊、加強新產品及新技術研發;加速高科技擴散傳統產業;建構國際分工體系等九大對策,三十五項具體因應措施。此外,依方案規定,相關部會已經成立「振興傳統產業專案小組」,依傳統產業面臨的問題及特性,分由財政部、經濟部及勞委會負責三個工作分組,成立單一窗口予以協調處理。

  特別是有關協助傳統產業應用科技以提升競爭力的問題,經濟部已經成立服務團,協助評估個別企業的經營利基與競爭力策略,而經建會目前正推動的「知識經濟發展方案」,更強調服務型產業,將協助傳統產業的研發,並強化媒介資金及資產處理。

  目前不論是美歐先進國家或台灣的重要競爭國家,都針對紡織業,制訂積極的輔導措施。如韓國為重振紡織業,即提出以義大利米蘭式的纖維城市為藍圖的「米蘭計畫」,將南韓的紡織重鎮大邱市,興建為整合纖維原料生產、紡紗、織布、染整、時裝設計的綜合中心。面對競爭,台灣必須以持續有效的策略,來提昇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

  個人相信,政府各相關單位都有充分的體認,給予傳統產業足夠的關注,促進傳統產業順利轉型與升級,是政府施政的重要課題。個人要特別期許,政府各相關部門,應該依據「振興傳統產業方案」的精神與方向,積極研擬、推動有效的方法,來協助紡織業突破包括資金、技術、人力、行銷及管理在內的經營瓶頸,以創新、速度、價值,來凝塑市場需求;以知識為本,創造新的市場機會。

  未來加入WTO後,我國紡織業的經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苛挑戰,但也將帶來新的機會。台灣加入WTO,也意味著台灣的紡織業將進入全球無配額的開放市場。在加入WTO後,以往的貿易規定勢將放寬,加上未來全球紡織品配額管制即將於二00五年全面取消,只要紡織業界能秉持承擔風險、積極創新的進取精神,未來台灣的紡織業將極具實力成為全球紡織品的生產重鎮,亞洲紡織品的採購中心。

  個人有信心,憑藉各位先進不斷的努力耕耘,再配合「振興傳統產業方案」的推動實施,一定能為我國紡織業再創一個燦爛的美好前景。最後,個人要預祝本次紡織成衣及服飾展圓滿成功,我國紡織業持續蓬勃發展,各位先進健康快樂,事業發達,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