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9月14日
總統會見法鼓山文教暨禪修體系創辦人聖嚴法師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會見法鼓山文教暨禪修體系創辦人聖嚴法師,並與大師進行一場智慧與慈悲的對談。
總統首先表示,在當選總統之後,就本著「利益眾生」的信念,以大師所開示的「以慈悲的感性照顧所有人,以智慧的理性處理一切事」推動國政,在他的辦公室裡就掛了一幅大師所贈的「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的警語,而台灣在歷經颱風、地震的災害之後,尤其需要大師所推動的「心靈環保」運動才能撫慰災民受創的心靈。
聖嚴法師也表示,事實上,台灣是一個天災頻仍的島嶼,颱風、地震不斷,人民缺乏安全感、自信心的不足,只有從觀念改變著手,只有面對事實、接受事實,以智慧及慈悲心化解問題,同時處理之後不要再有牽掛,心理作好萬全的準備,災害就能減輕,也不會心生恐懼。
聖嚴法師同時指出,台灣社會的問題在於人心的貧窮,過於重視物質的需求,只追求虛幻的名利及地位,卻不知道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事實上,台灣人民缺乏的就是「心的安定」,只要常懷感恩的心、感謝大地、感謝祖先、以及週遭的人,社會就不會再有怨恨、爭奪及不平。
對於聖嚴法師的看法,總統也非常認同並且感觸很深地表示,此次出訪甘比亞、布吉納法索友邦,這兩個國家雖小,國民所得也不高,但人民卻生活得很快樂,就如同布國人民常說的「你們有手錶、但我們有時間」,證明快樂並非建築在物質之上,而是在於觀念的健康。
總統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國家的大小與土地、面積並無必然的關係,而是在於影響力的深遠,總統並以「海洋並非終點,而是思維無限的延伸」期勉國人,在「創新、速度與價值」上,對人類及地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總統也提到聖嚴法師日前在「千禧年世界和平宗教與精神領袖高峰會議」所提示的「如果發現自己所信奉的教義,有不能寬容其他族群的觀點時,都應該重新思考」及「避免戰爭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別人的信仰」警語表示,他將以此與全體國人共勉,時刻以包容、尊重的心,反省及惕勵自己。
法鼓山文教暨禪修體系創辦人聖嚴法師等人上午是來總統府會見總統,總統府代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