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8月04日
副總統應台北市鴻運獅子會邀請以「台灣的前途」為題發表演講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八月四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上應台北市鴻運獅子會的邀請,以「台灣的前途」為題發表演講。
副總統分別從內政、外交、兩岸關係分析國內局勢發展。在內政方面,副總統說,台灣人民在今年的三月十八日創造了三項奇蹟,一是以高達百分之八十二的投票率選出了國家的元首,令許多先進的民主國家刮目相看,二是以民主理性的方式,和平轉移已執政五十五年的政權,更令許多民主落後國家羨慕,三是我國經由民主選舉,產生了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副總統,讓台灣又一次贏得國際正面的評價。
副總統也提出影響未來政局發展的三個重要的指標,請大家共同關心:
-為提昇我國國際地位,八月中旬陳總統首度出訪,推動元首外交,是台灣走入國際社會的另一個新的開始。
-九月底立法院會期開始後,新政府將首度面臨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查,行政、立法兩院的關係,將為朝野所關注。
-明年底的縣市長及立委選舉結果,可能導致中央、地方政治生態大幅轉變。
副總統同時指出,掃除黑金是新政府首要的施政目標,新政府有決心、也有魄力達成,但也需要全民共同的支持與鼓勵,讓新政府有堅強後盾,以正義對抗不義。
此外,副總統也表示,多次走訪中部震災區,她深深覺得讓災民居住在狹小、悶熱的組合屋,絕非長久之計,因此加速推動愛心企業參與家園重建工作,希望在明年底完工交屋,讓災區的民眾重拾安居樂業的生活。
有關因憲政體制定位不明確所引發的政治爭議問題,副總統也提出看法認為,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有必要以修憲重新予以釐清。
在外交方面,副總統則重申,過去政府重美而輕歐亞的的外交政策必須改變,尤其在拓展歐盟十五國的關係上,政府更應努力;而在亞洲方面,由於日、韓等國與我國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尤應重視與日、韓的關係,民間的經貿、文化往來更應獲得鼓勵。副總統並提出籌組「亞太聯盟」的構想,由亞太利害與共的國家組成產業、文化共同體,以「亞太聯盟」迎接新世代的來臨。
在兩岸關係方面,副總統表示,陳總統從三月十八日、五月廿日、乃至六二○就職滿月的演說,已不斷釋出期待兩岸和平共存的善意與誠意,但至今未獲對岸善意回應,甚至還稱陳總統是「柔性台獨」,再由中共近來種種不尋常的動作,如邀訪國內各黨派民代及要求台商對台獨表態等種種舉措看,國人更應提高敵我意識,慎防落入中共統戰圈套,副總統也呼籲大陸台商在賺取利潤的同時,不要出賣了國家的利益。
副總統也期盼國內各社團菁英與國際性社團結盟,共組國際台灣之友社,讓世界各地都有支持台灣的友人,為台灣伸張正義。
副總統最後強調,民主、和平、人權、科技是廿一世紀的主流價值,而台灣在各方面都擁有優越的條件,國人應該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以台灣「柔性活力」替代強勢武力,特別是台灣高度慈善心,更是台灣活力的主要來源,廿一世紀將是慈悲產業發展的世紀,她期勉大家未來要多賺取「功德錢」,讓人與人之間更現和諧及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