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9月04日
總統參加替代役第一梯次軍事基礎訓練結業典禮並致詞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親自主持替代役役男軍事基礎訓練第一梯次結訓典禮,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我國替代役役男軍事基礎訓練第一梯次結訓典禮,也是政府公共服務大軍成軍的好日子,在這歷史的一刻,本人有幸主持感到萬分的高興,看到大家精神飽滿、紀律嚴明,顯示為期五週之軍事基礎訓練,已使各位鍛鍊出強健的體魄,並養成守法守紀之良好習性,相信將來投入公共服務工作時,必能發揮訓練成效,在此恭賀各位通過第一階段嚴格的訓練與考驗。

  過去半世紀以來,公正、公平的役政制度,不僅提供國家充足的兵源、鞏固了國防安全,更奠定了我們生存發展的堅定基礎。近年來由於高科技武器不斷推出、國防戰略轉變,國軍順應實施「精實案」,致使役男的供給超過軍事需求。而與之相對的,民間對政府在社會治安、社會服務及福利政策的期盼呼聲也與日俱增。

  因此,在「不影響兵員補充、不降低兵員素質、不違背兵役公平」並兼顧國防安全的前提下,借重替代役豐厚人力資源結合其專長所學,投入社會工作。一方面讓役男有多元管道貢獻所學、發揮潛能,提高人力資源之有效運用;另方面培養其熱愛鄉土、服務社會人群之情懷,使替代役不僅成為役政改革的新頁,更成為改善社會風氣、服務社會人群的重要動力,而這也正是「志工台灣」精神的具體展現。

  大家都知道憲法第二十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期盼透過此一替代役之設計,讓服兵役這份保家衛國的神聖工作,在其「義務」之外,更能提昇人民參與之「意願」,並展現其更為多重深遠的「意義」。

  基於此一理念,本人在日前結束友邦的訪問後,也曾提出「外交替代役」的構想,希望在我國派駐海外的農技團、醫療團等面臨青黃不接的情形下,讓年輕朋友透過「和平志工團」的方式為外交工作盡一分力量。例如農校學生,只要他們願意參加「和平志工團」,在學期間給予外語的訓練、專業的訓練,等到畢業即可在海外貢獻所長、增廣自己的人生經歷,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我相信有很多的年輕朋友,有這樣的抱負和熱情,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我提出來和大家互相勉勵。

  當然目前替代役最主要的任務,仍在九二一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去年「九二一」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嚴重損失、災區滿目瘡痍、百廢待舉,為了使災後重建工作能夠順利推展,政府也成立了災後重建委員會,積極運用政府民間的整體力量,從事災後的各項重建工作,務使災區能迅速恢復生機,人民能免於恐懼不安,回復安居樂業的生活。八十九年七月至十二月初期的五千名替代役役男中,將優先運用一千餘人投入災區,從事醫療、心理輔導、水利、環保、社區營造等災後重建的工作,來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期望大家抱著「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服務精神,以社會服務的尖兵自我期許,秉持著熱心與愛心去服務災民,在不同的服務崗位上做好份內的工作,希望經由各位積極的參與,使災區迅速恢復舊觀,協助九二一受災民眾儘速站起來。

  各位結訓後,將再接受各種不同役別的專業訓練,希望能繼續努力學習,充實專業技能。未來分發到服勤單位,能發揮所學,為社會治安與社會服務工作,貢獻心力。服役期滿後也將和後備軍人一樣,納入全民國防體系,在戰時或非常事變時,接受勤務召集,擔任救災、醫療、救護、治安維護等工作,以達「安後支前」之目標,確保國家安全及生存發展。

  替代役是一個兵役興革的新制度,其實施的成敗關鍵,乃是取決於紀律的維護。由於替代役服勤處所分散各地,甚至部分屬山地、離島或偏遠地區,沒有嚴明的勤務紀律,實無法克竟其成。各位有幸成為政府社會服務團隊的乙員,期勉大家能發揮自動自發、自律自治的精神,遵守法紀,克盡職責,以樹立替代役之典範形象,為役政開創新局,使國家發展綻放新機。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