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12月14日
副總統參加民主太平洋大會會前會開幕典禮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參加民主太平洋大會會前會開幕典禮,並應邀以貴賓身分致詞。
這項以「從全球區域整合趨勢展望太平洋共同未來」為主題的研討會,今、明兩天在桃園寰鼎大溪別館舉行,研討議題包括:全球區域聯盟概況、亞洲區域合作的未來、民主太平洋聯盟推動及民主太平洋大會的籌備等,計有來自全球五大洲二十餘位國外學者專家參加。
副總統在開幕典禮致詞內容為:
很高興能參加這項盛會,首先本人要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和人民歡迎各位來自環太平洋地區及歐洲與非洲的所有與會貴賓;其次,作為民主太平洋大會的發起創辦者,本人欣見這次會前會的召開讓我們大步朝向共同目標邁進。此外,個人長期以來致力台灣人權的改善與政治自由化,對於目前台灣已從過去的民主輸入者轉變成為民主輸出國度,無疑也令人感到欣慰。
正如大家所知,今天大家齊聚在此,是為明年三月一日至四日在台灣召開的民主太平洋大會作最好的準備工作,無疑地,大家都已有這項大會的大體的圖像,然而,仍請容許本人對於這項即將到來的大會勾勒三項重點:
第一,為何以太平洋各國為目標?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深最大的海洋,覆蓋地表三分之一以上面積,其周邊地區居住世界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全球三分之二的漁獲量、百分之九十以上與海洋相關的產品皆來自太平洋地區。總體而言,太平洋地區各國已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經濟實力,太平洋地區確實已成為人類最重要的生命磁場。
然而由於多數太平洋國家今日正面臨重大的環境變化、過度捕魚以及因人口增加而導致對有限資源的高度競爭,即使是擴增的區域貿易及頻密的交通往來,也未能降低對此區域內總體居民生命和財產上的威脅,未來數十年,日益升高的全球暖化現象甚至影響一些島國的存在。以上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依賴太平洋各國之間的通力合作和協調,因此,主要的工作在於整合各國的資源和資訊,以建立一個國際網路,藉以協助鞏固民主價值、促進經濟發展及保障所有區域內人民的生命與權利。
第二,為何特別強調民主?
過去的幾個世紀,哲學家、學者及政治領袖對何種政治生活符合人類利益,一直展開激辯,其實答案現在已相當明確,即自由、民主及人權已成為新世紀無可避免的潮流,它們不僅是普世價值,也是每一個人所應享有的生活方式。毫無疑問地,三者之中民主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沒有民主,自由與人權將無法成為事實。
眾所週知,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的垮台已為自由民主及獨裁間的強烈敵意劃下句點,同時很多國家也推翻了威權政府及軍事政權而擁抱政治自由,看到亞太地區過去二十年來政治民主化過程持續不墜,我們特別感到鼓舞,然而此一區域內仍有許多國家的民主發展尚未步上正軌,例如,全世界現存的五個共產政權有四個在亞洲,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寮國、北韓;而在亞洲的三十九個國家中,還有十五個國家猶未民主化,換言之,超過十億人尚未享有他們應當享有的民主,而這是何以亞洲國家無法整合成為真正區域聯盟的主要障礙。然而,以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標準作為底線,我們能大大增加相互間的溝通、瞭解與合作;而儘管我們在文化、宗教及語言上有廣泛的岐異,但我們對民主的承諾可作為集聚大家成為真正太平洋大家庭的粘劑。因此,為建立永續發展與幸福的新路徑,我們必須持續促進區域內成功的民主經驗,唯有如此,新的太平洋才能遠離過去軍事衝突及權力競逐的老路。
第三,為何由台灣主辦民主太平洋大會?
就地理上而言,台灣位居東北亞及東南亞中心點,它扼住台灣海峽的通道,而台灣海峽每天有三百個國際航班及四百艘國際船舶行駛通過,台灣是貨真價實的海洋國家而不是海島國家,強化我國海洋潛能只會增加我國的國力,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政治發展已廣泛受到矚目,並引起國際社會熱烈的討論,台灣經驗的獨特性在於,即使面臨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的軍事恫嚇威脅,台灣仍然堅定且和平地昂揚屹立超過了五十個年頭;台灣經驗的獨特性也在於她同時完成卓越的政治與經濟成就。台灣的經驗提供了世人對於普世的民主自由價值遠勝於專制與霸權的信心。
令人感到慶幸的是,經由他國的協助,台灣已經歷並克服過去幾十年的困頓歲月,目前已有能力並願意以地球村一員克盡本份來促進所有人類的和平與福祉。我國已參與了國際各項人道救援努力,協助消滅世界各地的貧窮現象與疾病,例如當印度、薩爾瓦多及阿富汗飽受地震襲擊時,我們一次又一次發起賑災活動,募集金錢及救濟物資送往災區濟助災民。我們所作所為是回饋國際社會過去對我國的協助,同時與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分享我國的財富與經驗,我們要奉獻,而不是要索取。
各位女士、先生,台灣面積雖小但活力充沛,過去五十年來,此間人民征服了貧窮與威權統治。我們之所以能成功地走完過去的艱難,依靠的是我們在民主、自由、人權、愛心和高科技發展等方面相互緊密結合的力量。我個人出生於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諾曼第的登陸日,那是令人不得不提起的一日及一段時期,事實上,個人一直在想,既然和平是所有人類共同的渴望,為何竟如此難於獲致呢?這也是為什麼本人在就任副總統一職後決定要提倡柔性國力之道的原因。柔性國力理念截然不同於建構在經濟掠奪與軍事威脅的剛性國力,剛性國力是侵略性及毀滅性的,但柔性國力發揮慈悲與智慧以對抗貪污、貧窮、不公、甚至恐怖主義,它是建設性及慷慨的,柔性國力的所有價值是無價之寶,與他人分享得愈多,自己獲益更多,人類整體未來也會更美好,簡言之,柔性國力雖柔弱但有力。
以「台灣經驗.柔性奇蹟」為範例,台灣可以扮演二十一世紀太平洋新文明的推手,進一步讓柔性國力成為太平洋地區及其他地區的普世價值,換言之,台灣願與大家一起共同承諾,協助經營太平洋成為民主與自由的柔性海洋,而不是列強爭奪的戰場。
各位女士、先生,以上所強調的三點使我們齊聚在此,未來的大會將作為太平洋各國民主又有智慧的領袖、決策人士、自由或民主政黨代表、以及來自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卓越人士交換意見的論壇,藉以探討如何在太平洋地區和平共存及進行實質合作。大會將討論焦點置於人類安全、民主價值及太平洋的實質發展,以加強太平洋各國的合作。屆時將有約一百名來自太平洋地區各民主國家的貴賓共同分享彼此有關太平洋地區未來的經驗與觀點。利用這個機會,本人也要對於所有本地及各國夥伴們的慷慨協助和支持,表達感謝之意。
然而,每年的年度大會只是短期的目標,我們的中期目標是要建立非政府組織性質的民主太平洋聯盟,儘可能結合更多個人、團體一起合作、採取行動,長期目標則是成立政府間組織性質的太平洋民主國家聯盟,希望團結所有環太平洋地區的民主國家,共同探討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對於這項目標,本人相當樂觀,因為區域整合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是一股不可避免的趨勢,既然歐洲、美洲及非洲能跨步向前,亞太為何不能?
今晚本人也很高興宣布,作為重要的一步,很多傑出企業家已合組成立台灣「民主太平洋聯盟」促進會,藉以支 持並促成民主太平洋聯盟的設立。此舉顯示台灣為達成這項目標的堅定意志及具體行動,在促進會的推動下,以「發現台灣」為啟始的「發現新太平洋」系列活動將於明年夏冬間舉行,為更有效率促進海洋發展、民主、公民社會、產業發展及人類安全,也將成立研究設計委員會,本人誠摯希望大家能鼎力支持促進會,在你我協力下,相信促進會將能展現豐碩的成果,更希望民主太平洋聯盟能在未來數年後成為事實。
藉由一步接一步的努力,我們可以連結太平洋區域內的所有民主國家,建立合作機制,並運用新高科技,未來此一區域的民主前景將更為絢爛。當然,為達成上述的共同目標,我們仍需更為一致與合作地努力。在建構太平洋成為具有人權、民主、和平、愛心和高科技等新柔性文明的過程中,台灣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甚至居於前導地位,雖然台灣的民主化可被稱為是一個成功的故事,然而卻是很多人努力奉獻的成果,其中有些人甚至因此喪失寶貴生命。在戒嚴時期,陳總統及本人為自由、民主及人權奮鬥,並因此入獄,但是我們的苦難值回票價,因為我們見證了台灣的民主與發展開花結果。
本人堅信,這兩天的會議是我們之間為共同目標而結成夥伴關係的一個很好開始,對於所有貴賓能撥冗與會,一起為建立真正而永恒的夥伴關係集思廣益,本人也要表達謝意。大家團結一起,我們可以完成共同的目標,使太平洋成為民主、繁榮及和平的樞紐,並達到成為二十一世紀新文明的最終目標。
最後,本人預祝會議順利成功,每一位與會貴賓有快樂的耶誕和新年佳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