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8月04日
總統參加第二十二屆鹽分地帶文藝營活動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八月四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前往台南縣北門鄉,參加第二十二屆鹽分地帶文藝營活動。

  總統於文藝營應邀致詞時首先表示,鹽分地帶文藝營,是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所主辦,從公元一九七九年到二OOO年,這次已經是第二十二屆,這當中有深遠的意義。一九七九年仍是戒嚴時期,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年代,而也因為美麗島事件的機緣,他才會走上政治之路。從一九七九年到二OOO年前後二十二年,台灣人民用選票,完成了歷史性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及政權和平轉移。

  總統接著說,鹽分地帶文藝營另一層意義更為重要,文藝營用「鹽」做代表,指出文藝、文化、文學最重要之處。總統說,從前的年代,生活困苦,所以有人說「吃飯攪鹽」(台語),而文化、文學、文藝應該是生活重要的一部份,就像鹽一樣,其所代表的是人民、土地和歷史。

  總統也表示,明天八月五日,是台灣文化界一代名醫、也是偉大政治革命家蔣渭水先生逝世紀念日。他說,蔣渭水先生曾說過一句名言:「同胞要團結,團結真有力」;另外,在民國十年,蔣渭水先生曾經以「醫生」的身分,對於當時「生病」的台灣,提出了一份診斷報告書,認為「天資聰穎」的台灣,逐漸「意氣消沉、了無生趣」,所患的慢性疾病是「智識的營養不良症」,治療的方法就是要「服下知識的營養品」,他認為文化運動是唯一的根本療法,所以,蔣渭水先生也推動、創立台灣文化協會。

  總統也說,國家建設以文化建設最為重要,今天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陳郁秀主委及許多文化人士都聚集在此,我們要一起來思考文化如何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

  總統強調,只有重視文化、文學,才是真正的民主與進步;反之,一切都是假的。他也希望,就從鹽分地帶文學開始,將過去的地方文學,提升至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台灣文學。

  總統表示,我們要以文學的情感征服自我生命的情感,以文學的感動交流世界文學的感動,對於文化,我們意在發揚,不在排斥;就如同我們是用雙手與人擁抱,不是以雙手與人搏鬥。

  最後,總統也指出,台灣海洋文化不是中國文化的邊陲;台灣文化具有自己的自主性和獨特性,有著多元、尊重、本土、國際、永續的內涵,總統也引述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的話說,「我們這一代從事政治,是希望下一代能夠學習文學、舞蹈、美術」,為了下一代,我們這一代必須更努力。

  隨後,總統並至南鯤鯓代天府上香祈求國泰民安。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