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7月13日
總統接見樞機主教單國璽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三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樞機主教單國璽,並請他代轉對教宗八十大壽的祝賀之意。
總統首先對單樞機主教、教廷駐華臨時代辦易福霖(REV. MSGR. YLLANA)等人長期促進中梵邦誼與提升人權的貢獻,表示感謝,尤其是他們協助外交部長田弘茂訪問教廷並與許多重要人士會晤;但總統念茲在茲的是能有機會就宗教、人權、兩岸和談等議題,親自向教宗請益,所以希望國內教會能大力促成教宗正式訪華,因為這是教友們與所有台灣人民的一致厚望。
總統表示,教會提出寬恕、和解新訴求,教宗也說和平的交談應該從國內先提出,所以總統一直強調選後和解,希望邀請各黨派人士到總統府交換意見,因為選舉只是一時,國家的發展卻是永久,發展是和平的代名詞,避免戰爭則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也是人類最高的道德、理想與義務。
單樞機主教則對於我國完成歷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表示讚許,他說今年是耶穌誕生二千年,教會特別強調寬恕與和解,教宗並向普世呼籲善待受刑人,要大家重視受刑人人權問題;而人要和上帝和好,人要和人和好,要忘記仇恨與不愉快,也絕對不要用戰爭解決問題。
總統對訪賓提出有關監獄管理、受刑人戒護等建議表示感謝。總統說,他本身也曾因為從事反對運動而曾受牢獄之災,所以對於獄政問題,感同身受,一定會責成相關單位,參考大家的建議,以加強受刑人人權的保障與監獄管理的改進。
總統再次強調,他在五二○就職演說所提到,要努力讓國際人權在國內法典化,與世界人權同步成長,使中華民國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權的代名詞,而我國在不久之後,也將會成立一個國家級的人權保護組織。
總統接著指出,戒護是「護」比「戒」重要,教育、感化、協助受刑人,要比懲罰、約束、強制來得有用,但是仍必須依靠民間宗教等團體的力量,例如將宗教課程納入受刑人教育課程中以補法律的不足,因為只有教育才能感化受刑人,教育是感化的基礎,是重生的重要因素。
單樞機主教、教廷駐華臨時代辦易福霖、吳終源神父、洪山川神父等四人是由立法委員簡錫皆、江綺雯陪同前來拜會總統。總統府秘書長張俊雄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