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7月11日
總統巡視桃園地區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一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桃園縣訪視。
總統首先抵達中壢市青松花卉農場,除與參觀民眾親切握手寒暄外,並實地瞭解農場運作情形。
總統指出,青松花卉農場是年輕人返鄉創業成功的最佳典範之一,兩位農場主人黃學崧、黃勝偉都才卅出頭,成立農場也才兩年,就有如此傑出的表現,令人感佩。
總統並表示,青松花卉農場的成功,給了我們三點啟示:
一、台灣要站起來,台灣的農民更要站起來,兩位年輕農場主人就是台灣站起來的很好示範;未來台灣農場要朝向公園、安全、直銷化等方向發展,讓每個人隨時隨地能觀賞美麗的花卉,另外,農場不灑農藥也兼顧環保,並維護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進一步打開產銷通路,創造業者與消費者雙贏的局面。
二、農民朋友面對我們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如何轉型、提昇、創新、突破並獲得成功,非常重要。我們加入WTO是時間的問題,屆時很多農產品開放進口,將使農村的經濟面對激烈競爭,但只要我們有信心,做好因應準備,相信就會有競爭力,不怕任何挑戰與影響。
三、現在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這不僅是指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也要與休閒、觀光與文化相結合,這也是知識經濟的一環;知識代表智慧、技術、無限的創造力、想像力、生命力、競爭力與活力,兩位年輕的農場主人有如此的創造力,讓大家都深覺欽佩。
總統並期勉所有花農,能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並進而提昇自己的競爭力,如此才能夠享受勝利的果實。
隨後,總統前往平鎮市東勢里「福田綜合農場」參觀。總統表示,福田農場的成立是為了維護人體健康、兼顧環保、保持競爭力以及落實農業本土化。農場主人有此雄心大志,積極創業又能與土地結合在一起,來發展蜿豆苗及有機蔬菜,相當不容易。
總統也指出,為了因應加入WTO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我們要用智慧、技術、能力來提昇我們的競爭力與生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而福田農場就是其中傑出的典型,也是農民朋友們學習的典範。
總統認為我國有機農業未來發展的策略,應包括以下幾點:
一、重質不重量,穩健發展。
二、建立驗證制度,輔導民間團體驗證。
三、借重改良場所輔導監督。
四、加強農民教育訓練。
五、整合農民集團產銷,發揮正確產銷觀念。
六、加強產品抽驗。
總統並肯定我國有機農業在過去的努力之下已有了不錯的成績,他期勉所有農民朋友能更加努力,相信在大家的打拚之下,我們的心就是真正的福氣的一塊心田。
接著,總統也參觀平鎮市福林畜牧農場,他和大家一樣穿上雨鞋和塑膠腳套進入黑毛豬飼養場,實地瞭解養殖情形。總統回顧他小時候,吃飯的地方旁邊就是豬舍,家裡養了三、四頭豬,吃飯時也聞到豬屎味,所以他已經很習慣養豬場的氣味。
總統也讚許福林畜牧場既安全又衛生乾淨,並以科技化、現代化的方式經營,為畜牧業發揮智慧與知識做了最佳見證與詮釋。
總統並指出,福林畜牧場用廚餘做飼料,如此飼料費不僅可省百分之六十,更能符合環保衛生,肉質更顯得美味可口,可以說是家庭主婦最佳的選擇。
總統認為,從養豬當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例如,母豬一隻比一隻瘦,為何如此?因為母豬以奶汁餵食小豬,讓他們順利長大,反而瘦了自己,這就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母愛的偉大的精神。而剛出生的小豬囝,體型大小一致,代表母豬很公平,讓小豬囝吃同樣的奶,得到同樣的照顧,這就好比父母親對待每一個小孩都是同樣的關愛。
總統進一步表示,國家也是一樣,廿幾個縣市都是國家共同的孩子,一樣重要,不分窮富,都要公平對待,我們要努力縮小城鄉差距,並避免南北失衡的情況發生。
總統說,這就「養豬哲學」所帶給我們的啟示和智慧。
中午,總統前往龍潭鄉江家古厝訪視,對古厝的悠久歷史及所代表的客家硬頸精神,表達推崇之意。
總統指出,江家古厝建於民國前九年,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是一處活的博物館,也是一座活的客家文物、生活館,應該加以重視、保存。
總統並強調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他認為桃園縣龍潭鄉三水村不啻為水土保持的示範區,尤其是九二一震災後陸續發生土石流的地區,可以來此實地瞭解水土保持的作法與成效,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土石流」能成為絕響。
總統也表示,看到客家鄉親保家衛國、勤儉持家的硬頸精神,就令人十分感佩,新政府同時也積極倡導族群融合,相信客家鄉親不分族群親如一家的精神,正是其中最好的典範。
總統最後以一首詩「閩南客家一家親,原住新住心連心,只有溝通沒距離,人人都是大國民」來強調族群和睦相處的可貴。
稍早,總統也抵達與江家古厝位於同一村的城合茶莊,了解客家傳統美食「擂茶」的製作過程。
在茶莊主人江增平的解說下,總統親自研磨混合了芝麻、花生等原料的茶葉,除親自試飲外,並分送在場人士飲用,博得現場一片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