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6月30日
總統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主席福林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三十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表示,對於兩岸關係的改善,他在就職演說中所提,彼此應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問題,此一基調,並未改變。
總統進一步指出,他在六月二十日就職滿月記者會及六月二十七日對於兩岸關係的談話,其精神與內容是一致的,並無任何出入,希望外界不要過度解讀。
總統是上午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主席福林先生(Mr. William J. Flynn)一行時,作了以上表示。
總統首先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對福林主席一行人專程訪華,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總統指出,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自一九九七年後陸續舉行圓桌會議,對兩岸關係議題進行深入研討,獲得豐碩成果,在穩定亞太地區安全方面有卓越貢獻。
總統表示,在今年一月舉行的圓桌會議中,其中應邀代表我方與會的人士,有幾位現在是新政府內閣閣員,顯示該會的眼光與新政府所見一致。
總統說,他對所謂第二軌道的推動與進行,一再表達樂觀其成,只要是能改善兩岸關係,維持亞太和平及穩定的任何活動及方案,他都不會反對,並會從旁協助。
福林主席則感謝總統撥冗接見,並再次祝賀總統的履新。
該會會長史瓦博博士隨即表示,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是非政黨性質,由政治現實角度來探討攸關美國國家安全與利益相關事務;兩岸關係關乎戰爭與和平,這也是他們經常訪問海峽兩岸的原因之一,希望能提供建言,做為美國政府參考。
該會負責台海問題的柴哥利亞博士則肯定陳總統就任以來,在處理兩岸關係上採取了睿智作法,但是他也提到總統在六月二十七日表示新政府接受一九九二年海基、海協兩會達成的共識,引起外界不同解讀,希望總統再度說明。
總統表示,台灣是個民主、多元的社會,對兩岸問題的處理、解讀與詮釋及未來努力的方向,有時也會有雜音或南轅北轍的看法,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請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博士組成跨黨派小組,目的就是希望能凝聚朝野及全民共識。
總統進一步指出,今年二月二十一日,當中共提出一個中國政策白皮書,美國總統柯林頓曾提到,兩岸問題的解決應經由台灣人民同意,這種尊重人民自由意志選擇權的談話十分重要,應該加以重視,因為兩岸關係的最終解決應由台灣人民來選擇。
總統說,台灣人民無法接受「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更無法認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台灣人民堅持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尊嚴及安全,因此,台灣人民真正的聲音應該讓國際社會及美國朝野聽到。
總統指出,中共一再表示要台灣接受所謂一中原則,甚至認為一九九二年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取得共識,這與事實有很大出入;總統說,我們不認為在一九九二年,彼此曾就一個中國原則達到共識或結論,這是很清楚的事情。
總統表示,所謂「一個中國」原則,對中共而言,指的是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這是台灣人民所無法接受,所以,如果說台灣人民接受這樣的原則,那麼「原則」就會變成「結論」,我們絕不會陷入這樣的框架與陷阱;總統認為,台灣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雙方就不必要接觸,也沒有對談的必要,做為一個民主、自由國家-中華民國的總統,他絕對遵從民意,捍衛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總統指出,在五二○就職演說,他一再重申強調,兩岸領導人應以誠心與善意,發揮智慧與創意,秉持對等原則,並在既有基礎上共同處理兩岸問題,此外,在六月二十日的記者會中他也強調,希望彼此共同努力,試著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一個中國」涵義,「相信我們的誠意與善意並不代表我們軟弱,也不代表我們投降」,總統說,我們有立場與堅持,就是絕對會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安全及謀求民眾最高的福祉。
總統表示,美國是民主國家,希望美國的各智庫及相關團體在對兩岸關係議題進行探討時,能聽到台灣人民真正的聲音,同樣地,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民主的國家,台灣的社會也是多元化的,所以我們要兼聽不同的聲音,尤其是不同意見的聲音,這是做為一個民主國家總統應做到的事,更是不能一意孤行的地方。
總統指出,美國所謂「一個中國」政策與中共所提「一個中國」定義有很大不同,因此美國在這方面的政策,是否有改弦更張的必要,可以透過第二軌道或類似圓桌會議進行討論,就如同柯林頓總統所說,兩岸關係最終一定要經由台灣人民意志來決定。
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榮譽博士施樂伯則就跨黨派小組的運作與總統六月二十七日對於「一個中國」問題談話,請問總統意見。
總統表示,跨黨派小組才剛開始運作,參與人員的遴選甚至尚未定案,他相信未來大家一定可以會集一堂,進行討論,就最迫切與敏感的兩岸議題形成共識。總統認為,跨黨派小組方才展開,就談論誰參不參加或臆測未來的進度,實嫌太早。
此外,總統也就他在六月二十七日「一個中國」問題談話強調,自就職演說,到六月二十日記者會,乃至六月二十七日接見亞洲基金會傅勒博士,他對於兩岸關係的談話,其內容與精神都是一致的,並無任何出入,外界不應因某些媒體以顯著標題報導,甚至過度解讀,而誤解了他談話的內容及精神。
總統最後預祝該會下次會議順利圓滿成功。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華團上午由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陪同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訪賓尚包括: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會長史瓦博博士(Dr. George D. Schwab)、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榮譽教授傅高義博士(Dr. Ezra F. Vogel)、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榮譽教授施樂伯博士(Dr. Robert A. Scalapino)、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理事柴哥利亞博士(Dr. Donald S. Zagoria)、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執行副會長魯道夫博士(Dr. William M. Rudolf)、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資深副會長萊斯博士(Dr. Donald S. Ric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關係研究學院中國研究部門教授高立夫(Prof. Ralph N. Clough)、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關係研究學院中國研究部門主任藍普頓博士(Dr. David M. Lampton)、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研究計劃主任江文漢博士(Dr. Gerrit W. Gong)及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研究計劃研究員芮維琪博士(Dr. Samantha W. Ravic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