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7月29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企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李潔明大使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向來訪的美國企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李潔明大使(Amb. James Lilley)強調,台灣的前途要由台灣人民決定,而公民投票則是人權民主不可或缺的一環。
  副總統並指出,過去三十年台灣已相繼完成了自由化與民主化,唯獨經由以公民投票形式展現的國民主權尚未實現,她並以陳總統所推動的核四廠是否續建及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兩項公投為例,向訪賓說明陳總統的公投理念。
  副總統表示,陳總統及她在公元二千年總統選舉時曾公開表示台灣要成為非核家園,因此反對核四廠續建,當選就任後,雖然核四廠曾經歷停建、續建風波,但陳總統所堅持非核家園的理想未曾改變,承諾要聽取人民意見的心意也並未改變,這便是為何要推動辦理公投的緣由。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陳總統大聲說出要舉辦公民投票的另一個因素來自北京,她說,SARS奪走我國八十四條人命,我國在尋求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時,北京卻強力阻撓,讓世人瞭解他們是如何看待生命及台灣人民的健康,特別是在世界衛生大會期間,北京代表團公然羞辱台灣,說台灣無資格參加世界衛生組織,並向世界撒謊稱已在最大範圍內照顧到台灣人民的健康,這些言行舉止傷害了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心。陳總統認為,既然外界沒有聽到台灣人民心聲,他作為人民的代表,更有義務透過公民投票方式,讓大家清楚瞭解台灣人民的想法。
  副總統也指出,SARS對兩岸關係及對中國的觀念起了很大的變化,在SARS之後,原先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友善、有廣大市場的國家的人也覺醒了,在處理SARS疫情上,相對於台灣重視人命、人權及透明化的方式,北京所顯現草菅人命、踐踏人權的作法,讓台灣人民產生了國家榮耀心與尊嚴感,因此即使在野人士對公投議題也不敢持反對立場。
  副總統並強調,陳總統及她當然知道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不會貿然引起兩岸關係的緊張,美國政府對我國實施公民投票的尊重,我們要表達謝意,她重申,公民投票是國內事務,透過公民投票,是要把台灣人民的整體心聲作適度的表達,讓北京聽到台灣人民的心聲,給世人瞭解台灣的民心民情,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李潔明大使則感謝副總統對公投議題的說明,讓他得以對台灣要實施公投的立場有更充分的瞭解,他並以過去的工作經驗指出,北京政府對台灣人民的羞辱,是他們長期以來先入為主的固有思維所造成,希望以此窒息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不過他對北京的做法不以為然,因為衛生、健康事務是人道問題,而不是政治問題。
  李潔明大使也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事應是如何讓台灣在與美國一起努力下展現更大的信心;他指出,從菲律賓、印尼、香港等地的情況顯示,整個亞洲的民主正茁壯發展,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民主國家是站在勝利的一方。
  李潔明大使中午前來總統府接受副總統款宴,宴前並與副總統晤談,考試院長姚嘉文夫婦、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總統府資政陳繼盛、資深顧問吳澧培、副秘書長吳釗燮、外交部次長杜筑生等人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