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6月23日
總統會見北部地區縣市議會議長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二十三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會見北部地區縣市議會議長,對他們推動落實地方自治、掌握民間脈動並扮演監督政府部門的角色,以及促進國家進步及社會安定所做的努力與付出,表達最高的敬意與謝忱。
台北縣議會議長許再恩、基隆市議長許財利、桃園縣議長林傳國、苗栗縣議長陳添松、新竹縣議長黃煥吉與新竹市議長鄭成光等六位縣市議長,下午前來總統府,並針對地方建設事務向總統提出建言。總統府秘書長張俊雄也在座。
總統表示,北部縣市人口眾多,又是全國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也是不同族群聚集最多的地區,佔有重要地位。
總統說,他之所以在就任後陸續與各縣市長及地方議會議長會面,主要就是做到「三聽」:傾聽人民、土地與不同意見的聲音。
總統進一步表示,所謂三聽,簡單地說就是傾聽基層聲音,尤其是地方議會議長,代表了民眾的心聲,更掌握了時代脈動、民心向背,為落實地方自治而努力奮鬥,令人敬佩。
總統指出,媽祖身邊有千里眼與順風耳,在民間同樣也有,例如地方議會就是,而議長及議員們反映民意輿情,就是政府的千里眼與順風耳,他並請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提供寶貴意見。
基隆市議長許財利首先提出於基隆市設立經貿中心、山坡地利用限制放寬與基隆老舊眷村改建等問題。
桃園縣議長林傳國則建議桃園縣升格為院轄市,他表示,桃園縣人口將近二百萬,工商發達,且有桃園國際機場,稅收一年一千億元,應可符合升格條件。
林議長也指出,立法院遷移至台北市仁愛路一事遭到反對,他十分歡迎立法院考慮搬至桃園,其他各部會若有搬遷計劃,也歡迎搬到桃園縣。此外,他也建請在桃園設立商港,以配合國際機場,將桃園建設為一經濟大縣。
林議長並提議,中央有關地方事務應多與地方議會溝通,以切合實際需求。
苗栗縣議長陳添松則表示,苗栗鄉親都希望該縣能有一所綜合性大學,因為,以苗栗出名的木雕、紡織、汽車或製陶工業等,應設立一所具有相當特色的大學,而不只是其他學校的分部。
陳議長也指出台北汐止林肯大郡倒塌後,政府對山坡地使用的限制加大,影響了苗栗土地使用的範圍,他建議是否在可能範圍內,經過土地鑽探,安全沒有問題時,能適度開放使用。他並表示,苗栗擁有溫泉區、卓蘭水果等自然條件,建請政府考慮於苗栗設立國家級風景區。
新竹縣議長黃煥吉同樣提出土地使用限制問題,並邀請總統蒞臨七月六日高鐵動土典禮。
新竹市議長鄭成光則表示縣市政府的用人權必須按照規章、尊重體制。
台北縣議長許再恩最後發言,他建議政府考慮將行政院及各部會遷至中興新村,並提出許多社會問題,如違章建築、社會治安以及停車影響交通,亟待解決。
總統綜合答覆時表示,地方自治的落實是政府刻正努力的目標,而為了解決地方政府財源問題,餅一定要做大,但要達到這目標,台海一定要和平、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必須維持,經濟才能更為發展,否則只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觀與公平。
總統指出,未來中央權力將下放地方,如基隆與高雄港市合一,不必一定修改商港法及相關法律,可以考慮交由基隆市與高雄市來管理;總統說,不要因為精省後,所有權力都收歸中央,而使得中央變成龐然大物,中央再怎麼做也比不上地方政府了解地方事務,因此,落實地方自治是相當重要的工作。
總統也針對補助款事項表示,他希望中央補助款能透過縣市政府,並經過縣市議會的監督,讓縣市政府擁有更多權力與經費,議會同時也能發揮監督功能。
總統強調,他在為持台海和平與改善兩岸關係方面用心良苦,因為,惟有營造兩岸及國際良好的氣氛,國內各項事務才能順利推動,如治安、交通、司法改革等,另外,也才能更進一步發展國內經濟,增加稅收,教改團體要求教育經費提高及九二一災後重建所需的龐大費用才能有著落。
總統並針對台北縣議長許再恩所提中央政府遷至中興新村表示,遷都一事,茲事體大,需審慎評估衡酌,但可以先做分散,也就是不一定全集中台北,可以分散到其他地方。
另外,總統也就山坡地使用問題表示,他贊成因地制宜,因林肯大郡案例而限制山坡地使用,其精神是正確的,但也不必因此而將法律綁死,可以做適度調整,但總統也強調,山坡地的使用,水土保持與公共安全仍是相當重要的條件,必須謹慎。
最後,總統期勉六位縣市議長未來能隨時提供建言,並為民眾做更好的服務,促進地方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