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6月19日
總統接見全國佛教界代表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十九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全國佛教界代表,除對他們平日關懷社會、發揚博愛精神,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外,並應允將逐一實現他在競選期間對於宗教界所做的承諾,以最大的誠心來為宗教界服務。

  總統致詞時首先肯定,全國佛教界代表以宗教慈悲心孕育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尤其是長期在全國各地無私無我地奉獻自己,關懷弱勢族群,促進社會團結與和諧,令人感佩。總統說,特別是去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不管在救災或重建階段,宗教界都能發揮志工精神,更讓人感恩。

  總統指出,全國二千三百萬同胞中,有宗教信仰的至少九成以上,其中四成即是佛教徒,所以,促成國家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之一正是佛教徒。

  總統認為,有限政府及有限的法律,在在需要無限的宗教力量來彌補其中不足,例如一些亂象、脫序、犯罪與不安都需要最偉大的宗教力量來消彌,他期盼所有宗教界領導代表,都能以無限的宗教力量來協助有限政府的不足與盲點。

  總統也感謝宗教界朋友在他去年提出「宗教政策白皮書」期間對他的指導與支持,他說,「宗教政策白皮書」中最重要的一項理念就是,所有宗教一律平等,政府應一改過去管制方法,以服務的態度來協助所有宗教團體。

  總統說,政府存在目的是為大家服務,解決大眾的問題,所以,他認為宗教事務也能夠自治,「自己約束自己」,讓宗教團體來做最好的自我管理,才是「宗教政策白皮書」之所以提出的最主要目的,也就是平等、服務、自治構築了宗教政策白皮書的範疇。

  總統也告訴訪賓,新政府成立即將滿月,「國事如麻、千頭萬緒」,無法在新政府成立之初,就針對宗教政策白皮書各事項逐一落實,但他希望在政府相關部會的努力下,白皮書政策能加以落實、改善與提升,並避免重蹈覆轍,以更快的速度、最積極的態度及最有效率的行政效能來為宗教界服務。

  總統並表示,他也體認到自己不能夠犯錯,也沒有犯錯的空間,但是,如此並不代表他不會犯錯,因此,他將永遠記得宗教界朋友給他的指導與建議,希望身為佛教徒一員,他能夠好好深思熟慮,在所有佛教界領袖面前,他只有保持謙卑的心,永遠不斷地學習下去。

  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心長老致詞時則感謝總統的撥冗接見,並表示,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後,日理萬機,非常忙碌,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的工作與責任,可以說是一位現代菩薩,他並以一面上刻有「行菩薩道」的圓盤贈予總統,表達他的敬意。

  淨心長老也在談話中提出幾項建議,第一、有立法委員推動宗教法,提出管制規定,實與總統理念背道而馳,應由各宗教團體提法,再做協調;第二、內政部設立宗教司,司長人選必需審慎選擇;第三、精省後,許多相關社會福利工作不盡理想的法規,如成立安老院等,仍續移內政部施行,需加以檢討改進。

  中華佛寺協會淨良理事長也向總統表達賀意,並表示,新政府是全民政府,總統則是全民總統,是全民所冀望,他期盼在總統的領導下,宗教政策白皮書能獲得落實,以進一步促進社會祥和與淨化人心,他並贈送總統一幅代表悲智圓滿的觀音像作為紀念。

  總統回應表示,他讚成淨心理事長所提的建議,「宗教立法的目的若是在管理宗教,不如不立法」,因為,政府的目的在於服務宗教,而不是管制。

  總統指出,宗教司的成立也不在於成立一專責單位來管理宗教,仍是以服務為主,因此,宗教司司長也應是最具有宗教慈悲心的人,要以慈悲心懷來為大家服務。

  總統最後再度感謝全國佛教界代表專程來訪,並期勉他們與政府同心協力,為國家、社會、民眾奉獻心力。

  全國佛教界代表下午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及內政部次長李逸洋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