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12月27日
總統前往雲林縣及屏東地區關心地方建設及發展情形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前往雲林縣及屏東地區關心地方建設及發展情形。上午,總統首先到雲林縣四湖鄉普天宮上香祈福並敬獻「福佑平安」匾額,及欣賞五術陣頭、三崙國小學童的民俗舞蹈表演。之後,總統前往東勢鄉探視黃麻國策顧問,並與地方人士交換地方建設意見。
  下午,總統則轉往屏東縣來義鄉參訪「喜樂發發森林公園」,當總統抵達時受到原住民朋友盛大的歌舞歡迎,總統致詞時表示,來義鄉舊名為「來社」,表示有義氣、有情感,及重倫理的地方,今天他來到喜樂發發公園,他特別祝福國人同胞平安喜樂,國運昌隆一路發。
  總統也表示,台灣要站起來,要先讓原住民站起來;台灣要有希望,要先讓原住民有希望。如果沒有原住民同胞,台灣的顏色就無法多彩多姿,總統說,他擔任台北市長任內,率先成立第一個原住民委員會,而全國最重要的一條道路-「介壽路」也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這表示我們不能忘本,也沒有忘本。
  之後,總統前往參訪三地門鄉工藝步道,並留下手印做為紀念,總統在致詞時也表示,屏東縣有八個原住民鄉,人口一共有五萬一千人,佔台灣地區原住民人口的八分之一,在大武山的孕育滋養下,每位原住民同胞都非常樂觀、活潑、健康,在體育與各項藝文活動方面,表現非常傑出,令人非常感動和羨慕!
  總統也說,三地門鄉近年來文化產業發展蓬勃,部落裡不僅人才濟濟,更充份發揮了團結力量,以藝術造街的方式,由全村居民共同創作,完成了一條四百多公尺的「工藝之道」,它不僅是三地門藝術創作成果的最佳展現,也是透過工藝手法、把原住民傳統與思想表現出來的「生活之道」。德國的海德堡有一條「哲學之道」,台灣的三地門,有一條最美麗的「工藝之道」,這是所有鄉親們共同的驕傲。
  總統指出,原住民的藝術表現質樸、純真,神秘中蘊含了野性之美,非常吸引人。因此,近幾年來,原住民風味的裝飾品和工藝品,在市場上逐漸佔有一席之地。然而長期以來,這些工藝品的製作與經營,多是散處各地、獨自生存,缺乏大規模的製作與產銷。所以今後如何由政府加強輔導、協助整合與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工藝之美,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給原住民同胞,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總統強調,他與屏東縣蘇縣長一樣,都非常重視我們原住民同胞的發展,行政院已經把「原住民新部落運動」的計畫,列入「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當中,希望能加強原住民部落的產業發展、並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來營造原住民部落社區的新風貌。屏東縣霧台、三地門、瑪家三個鄉,於九十年列入茂林國家風景區,而這三個鄉所共同提出的「部落生態旅遊發展計畫」,也已經列入原民會挑戰二○○八的重點示範區。相信在中央及地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所建立的成功典範,一定可以逐步推廣到其他的原住民社區。
  稍後,總統也在蘇嘉全縣長的陪同下前往霧台鄉參訪,總統除參觀甚具特色的岩板屋之外,也聽取相關簡報,總統並表示,霧台鄉有好山好水,有國際級景觀的人間淨土,總統也強調,誰是多數,就要照顧少數,誰是強勢就有責任關懷弱勢,沒有原住民同胞,就沒有今天的台灣,沒有凱達格蘭族,就沒有今天的台北市,所以他身為國家元首,就有責任關懷各地方,今天到霧台鄉參訪,也就是他重要的責任,對於鄉親們所提的建設意見,他會請原民會和屏東縣政府共同來協助大家,讓夢想成真。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