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5月18日
總統參加「李總統主政十二年與臺灣的成就」研討會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十八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參加「李總統主政十二年與臺灣的成就」研討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在卸任前夕,能參加這個研討會,感到非常榮幸。首先,登輝要藉這個機會,謝謝國人多年以來對登輝的支持和協助。

  從政,對登輝個人來說,一直是人生的一個意外。但是,在歷史的因緣際會下,走上從政之路,進而擔任國家的領導人,卻也是登輝面對國家和同胞,所不能推卸的責任與使命。

  這十二年來,雖然曾經有許多的困難,也遭遇過許多的挫折,但是,在國人的支持和團結努力之下,我們本著「向不可能挑戰」的精神,一步一腳印的為臺灣寫下輝煌的歷史,也為臺灣開創了嶄新的歷史紀元。

  在政治方面,我們以維持經濟成長與社會安定為基礎,透過憲政改革,逐步完成民主化的目標。從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中央民意代表機構的全面改選、地方自治的確立、到總統的直接民選,解除了政治威權體制,實現「主權在民」的理想,讓全體國人主導國家發展的方向。

  在經濟方面,我們以自由化與國際化為主軸,致力完備法令制度,建構健全的經濟發展環境,順利完成產業升級。臺灣的國民所得從十二年前的六千三百多美元,增加為今年預估的一萬四千多美元,國際貿易總額從一千一百億美元,成長為今年的兩千三百多億美元。產業結構,也從以勞力密集為主的初級產業,轉型為以資本密集與知識密集的高科技產業為主流。而穩健的經濟體質,更讓我們成功度過金融風暴的衝擊,引領東亞經濟的重新出發。

  在社會方面,我們以解除威權、激發活力、追求和諧為目標,建設個人自由與群體和諧兼容並濟的多元化社會。一方面透過教育內涵的充實和社會制度的改造,強化國人對臺灣的認同,凝聚「生命共同體」的共識;一方面在實踐社會公義的架構中,鼓勵民間活力的充分發揮,使社會呈現多元、開放的新風貌。進而透過「心靈改造」的推動,建立具有豐富人本內涵與高度人文關懷的文明社會。

  在兩岸關係方面,我們秉持對等互惠的原則,逐步開展兩岸交流協商。截至今年為止,兩岸人員相互往來累計達一千五百餘萬人次,兩岸貿易金額累計超過一千九百多億美元,臺灣對大陸投資也高達一百四十億美元。同時,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溝通管道的建立,協商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事務性問題,對增進彼此了解、培養善意與追求共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登輝也一再強調,兩岸關係的增進與改善,必須以維護國家尊嚴與保障國家安全為前題,務實面對兩岸分立分治的現實,才能開創兩岸和平共榮的新契機。

  今天,我們可以驕傲的說,中華民國已經是一個經濟繁榮、政治民主、社會開放的現代化國家,同時,也是全球發展中國家積極效法的成功典範。這都是全體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一切的榮耀應該屬於全體國人。

  然而,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我們必須加速國家發展的進程,才能讓我們努力締造的建設成果,不斷延續,成長茁壯。不論是經濟力量的鞏固、民主法治的深化、社會多元的維謢、兩岸關係的穩定等等,都是需要朝野凝聚共識、同心努力的重要課題。登輝衷心希望,全體國人能以這十二年來的發展成就為基礎,繼續推動改革,完備制度,為我們的後代子孫開創祥和安定、永續繁榮的美麗願景。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後天,登輝就要卸下總統職務。回顧這十二年來,登輝最欣慰,也最感謝的,是能有機會,在臺灣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和全體國人共同奮鬥,並在國人的支持和鼓勵下,實現登輝為臺灣創造希望,為同胞謀求福祉的抱負。今後,登輝也會繼續秉持對臺灣的熱愛和對同胞的關懷,和大家站在一起,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締造更光明的希望。

  最後,再次謝謝大家給予登輝的支持,並祝大家健康快樂!謝謝。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