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01月01日
副總統訪視東沙島並宣示「海洋立國.海洋戰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在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國防科技組委員、海洋學者專家及政府部門相關首長陪同下,前往東沙島訪視,並宣示「海洋立國.海洋戰略」。
副總統有關「海洋立國.海洋戰略」的宣示內容如下:
海洋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空間,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和門戶,控制了海洋即可加大安全縱深;反之則可能使海洋成為敵人入侵的跳板,增加國家安全的隱憂。隨著國際政經格局的重心逐漸由歐洲轉移至亞太地區,海洋競爭的重心也轉移至亞洲大陸東岸及東南海域的利益爭奪。台灣必須從更宏觀的高度來看海洋、重視海洋,才能有效地維護海洋利益。
台灣的經濟發展主要仰賴外來資源的供應,在亞太國家中,南海交通線對台灣的重要程度,遠比其他國家來得大,而東沙及南沙領土在維護國家海上生命線與控制南海戰略要衝方面,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海洋立國」是我們國家發展的新藍圖;發揚台灣的海洋地緣戰略優勢,將成為台灣突破國家發展瓶頸與國際困境的戰略新思維。我們必須以海權思想為核心,海洋戰略為指導,規劃我們的海洋政策,落實海洋立國的目標。
二十一世紀台灣海洋戰略的發展目標應以台灣為中心,呈輻狀全方位向海洋發展;並以民主、和平及永續發展為核心的柔性海洋戰略,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與亞太周邊國家共同推動南海區域的海洋政策:(一)以東沙為基地,共同發展南海海洋資源與海洋產業,以提供亞太各國生存與發展所需的海洋利益;(二)以東沙為基地,維護南海海洋環境,讓海洋可以持續發展,成為人類永遠的樂園;(三)以東沙為基地,確保南海海域安全,以維護亞太各國海上交通及漁船作業安全。
東沙島的多元開發是台灣海洋戰略發展的第一步,也是台灣生存、安全與發展新思維的開始,讓我們在此呼籲亞太各國摒棄爭議,擴大資源共享理念,以建構二十一世紀海洋文明的新紀元。
首度踏上東沙島的副總統,對於能於公元二○○三年元旦這個特別的日子前往該島,她相信所有同行的人都將有特別回憶,她表示,東沙不僅是教科書上的地理名詞而已,其意義對中華民國而言,也特別重大。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除了宣示「海洋立國.海洋戰略」外,此行也有四個意義:(一)彰顯東沙島是中華民國領土主權的範圍;(二)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不是島嶼國家,而是海洋國家,我國領土除了台灣島外,還包括離島、金門、馬祖、東沙島、南沙島以及領海與專屬經濟區,領域更為遼闊;(三)前來向島上戍守人員慰勞,致贈加菜金,並祝賀新年快樂;(四)藉由與學者專家的前來參觀訪視,帶動國人一起認識東沙島。
在訪視行程方面,副總統首先聽取行政院海巡署副署長游乾賜、東沙巡防指揮部指揮官陳義和的簡報,隨後分別前往據點、電廠、沙畫教室、碼頭、氣象台、大王廟等處參觀,對於島上設施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