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4月25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華團成員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台海兩岸應該暫時擱置有關主權問題的爭議,因為雙方有許多可以共同合作的議題可以進一步討論促成,不需要繼續再花費更多時間與資源,為了一直無法解決的主權爭議來鑽牛角尖。

  副總統也表示,未來國民黨雖然將成在野黨,但在立法院仍是多數黨,並且在對美與對大陸關係推展上,也最有經驗與能力,對包括中美關係在內的各項工作推動仍然有不可忽視的力量。

  副總統特別呼籲美國在台海地區發揮「預防外交」的角色,讓這個地區更為安定。為具體落實中美實質關係,除加強現有的溝通之外,美國也有必要再強調「六項保證」和台灣關係法。

  副總統是上午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華團成員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也表示,他在行政院長任內促成兩岸一九九三年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曾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因此,中共實不必以他們的「一個中國」定義,強加諸於我方,否則,我方也可以堅持「一個中國」應回溯到一九一二年孫中山先生建立的中華民國,那麼永遠無法解決問題。尤其,我方早就頒布「國家統一綱領」,也設置「國家統一委員會」,由李總統擔任主任委員,明確顯示國家統一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不過,副總統認為,陳水扁先生當選總統後,雖然對中共釋出了許多善意的訊息,但中共方面至今並未有同樣的善意回應,這主要是因為陳先生長期以來支持台獨的立場,也讓許多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感到不安,包括他本人至今也看不出足以對兩岸關係樂觀的跡象。因此,陳水扁先生應該在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副總統舉例說,國統會設立之後,曾邀請民進黨代表參加,但他們始終未與會。此外,副總統本人在總統選舉期間曾計劃就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提出「邦聯制」的構想,卻被批評為企圖出賣台灣,甚至說是挾中共來威脅台灣人民,這些都是記憶猶新的事。

  副總統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執政的國民黨穩健地推動大陸政策,縱使兩岸關係偶有磨擦,但大致上維持穩定的局面,也讓台灣、美國、大陸三方關係平順發展,應是值得肯定的。

  副總統強調,中國統一問題的解決仍需要時間,但「相信時間是站在我方這一邊的,因為台灣代表的是民主與自由。」

  副總統也重申,我方樂見美國與中共更密切地交往,讓中國大陸走向民主自由,但前提是絕不能以犧牲中華民國為代價。

  副總統並且回顧過去十餘年來,他在國民黨執政的政府內,特別是擔任外交部長、行政院長及副總統任內,對促進中美關係曾盡了一份力量,使得兩國關係多年以來得以平順發展,縱然偶或為了貿易、環保等問題發生磨擦,但在雙方誠心溝通下,都能順利解決,令人欣慰。

  副總統也希望其他關心台灣民主發展與亞太區域安全的國家,也都能協助促成台海的和平安定。

  訪賓則對副總統過去多年來協助李總統,推動台灣政治民主及經濟自由的成就,表達肯定與敬意。他們也認為,中美兩國在價值觀念與努力目標上是一致的,因此未來雙方關係必會繼續增進。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華團史瓦博(George D. Schwab)、查哥利亞(Donald Zagoria)、羅德(Ambassador Winston Lord)、包道格(Douglas H. Paal)等四人,是由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副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林碧炤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