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3月02日
副總統前往高雄參加各項基層活動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三月二日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三月十八日總統選舉,大家投票所選的不只是國家領導人,更是國家的安定、自己的未來及子孫的幸福,因此我們必須慎重選擇。
副總統是今天前往高雄參加各項基層活動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說,在一個民主國家,總統選舉應該是很平常的事,但這次我國大選,卻受到美、英、法、日等國政府的關注及全球新聞媒體的重視。最近一期的美國時代雜誌甚至以「台灣的命運」為標題作封面故事報導,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其原因在於,我們的總統選舉,有一些不安全、不確定的因素存在,可能會引起社會的動亂、國家的不安、兩岸關係的緊張,甚至影響亞太、全球的安全與和平,因此,時代雜誌才會以「台灣的命運」這樣的標題,來看待這次大選。
副總統強調,特別在兩岸關係方面,我們絕不能選主張「台灣獨立萬萬歲」,因而製造衝突或戰爭,這樣不負責任的候選人。但也不能選拋盔棄甲、不要外交、不要國防、貶低我們國家主權,主張投降主義的候選人。連、蕭兩人要走安定、和平的路,要讓台灣升級起飛,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繁榮發展,而且我們肯定過去半世紀來,全民胼手胝足共同打拚的成果,不會像有的參選人,一味否定我們的過去。
副總統也表示,國家領導人必須有經驗,當選之後,馬上要處理許多錯綜複雜的國家大政,不可能臨時抱佛腳,慢慢學習,否則就會像有某位參選人,只依靠幕僚替他準備資料,早上自己照本宣科後,發覺錯誤,中午改一次,又覺得不對,晚上再改一次,這就是沒有經驗,非常危險。尤其幕僚把外國學者的理論拿出來抄襲,卻完全不合我們的國情,例如喊出政黨輪替的口號,說是引用美國著名政治學者杭庭頓的理論,但中外學者從沒有說過,一個執政黨做得好好的,卻硬要把她換下來。杭庭頓等教授的理論是說,民主政治的特徵,一是必須全面參與,二是要有公平競爭。而中國國民黨近十幾年來,早就因應時代的潮流與民意的脈動,做了大幅改革,甚至領先為我們的民主政治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也讓我們國民所得由以前的兩百美元,提高到今天的一萬三千美元,這樣的執政黨有什麼理由要把她換掉呢。而該參選人,隨後又辯稱政黨輪替是台大薩孟武教授提出的理論,事實上,薩教授是指內閣制國家只要任何一個政黨在國會大選中獲勝,自然就主導內閣人事的安排,這是民主政治的常識但我們現在是要選總統,跟內閣制國家國會選舉是兩回事,那位參選人的說法,根本是文不對題。
副總統並以那位參選人曾擔任過台北市市長四年為例,當時每年台北市有一千七、八百億的預算,四年共有七千億,但是如果問台北市民在那四年到底有什麼值得回憶驕傲的市政建設,答案是沒有,因此,不應該以一個不成熟的在野黨來取代一個成功、而不斷改革的國民黨。
副總統也指出,國家領導人必須要有高尚的人品,雖然世界上沒有完人,但我們都必須力爭上游,尤其總統對內要領導人民,對外代表國家,我們絕不能選公私不分、操守不良、不清不楚的人來代表國家。尤其某位選人,競選的標語是「打拼為台灣」,其實是打拼「A」台灣的錢,如果選這種人成為總統將會成為國際笑話。甚至有某位參選人,原本是國民黨員,卻因為一時不如意,且基於個人的權力慾望,翻臉不認人,結合一批失意政客來參選,還利用族群意識挑撥分化選民,非常不應該。
最後,副總統強調,中華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十八大經濟體,第十四大貿易國,第七大對外投資國,外匯存底全球第三,如果我們能在安定的環境中繼續成長,十年後國民所得將達三萬美元。因此,大家必須選擇能為台灣帶來安全、和平、繁榮的連蕭這組候選人,共同努力提昇民眾的福祉,讓台灣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