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2月19日
副總統參加新營市公所電腦網路啟用剪綵典禮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二月十九日
連副總統今天上午前往台南縣參加新營市公所電腦網路啟用剪綵典禮,並向鄉親祝賀龍年興隆、如意。
副總統回顧他在民國七十四年擔任交通部長時,參加由李國鼎資政所主持的首屆高階主管資訊研討會,當時就體認到資訊應用對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民國八十二年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參考美國政府首先提出的「資訊高速公路」觀念,大力推動「國家資訊通訊基礎建設」,英文縮寫為NII,當時還有許多人聽不懂、也不支持,只會「嗯嗯哎哎」隨著亂哼。這項由他堅持推動的資訊基礎建設,目標是在利用電腦與通信科技應用的結合,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企業經營體質,提昇國家競爭力。經濟部並自民國八十二年起創立資訊月推廣活動,全力配合推廣資料庫及網際網路應用,加速凝聚國人的共識,而在民國八十五年時,預設的上網目標為三年之內達到三百萬戶,而事實上,到八十八年底時,已達到四百六十萬戶,成果豐碩。
副總統表示,資訊與通信的結合運用,將是二十一世紀知識傳播的必然趨勢,由網際網路在短短數年中遍佈全球,就是最好的明證。由於網際網路可跨越時空的差距,即時作信息交換之特性,因此對人類生活產生極大的衝擊,所以有人稱網際網路是繼工業革命後的另一項世紀革命。今天我們政府所應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推動全民上網,讓我們的民眾能夠透過前述他所積極推動的「國家電腦網際網路」,可以藉由政府的協助,掌握國家、社會,甚至世界每一個角落的脈動,同時打破政府與民眾間無形的隔閡,增加民眾對於政府的參與。
副總統指出,新營市公所今天所完成設置啟用的「全民上網網路」,據了解,是全國第一個鄉鎮市公所,第一次以全體民眾為網際網路應用的推廣對象。新營市公所在陳市長積極推動下,僅僅以四百多萬元就完成此一提升市民科技需求的工程,這個網站可同時撥接一三八門號,可接受申請門號達五千門,這只是階段性的完成,未來市公所還希望成立二處提供市民免費上網的網處,讓家中沒有電腦的市民,也有機會能夠享受到上網的便利,這種具有前瞻性、魄力的施政值得鼓勵與支持。這不僅僅是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的創新,更顯示新營市公所施政觀念走在全台灣最前端。
副總統並且相信未來必能夠看到全國其他三百○八個鄉鎮市,也都將陸續成立此一「全民上網網路」,讓我們不論在深山、不論在海角的國人,都能在二十一世紀,享受到資訊蓬勃發展所帶來的便利,進而提升台灣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