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2月11日
副總統接受日本NHK電視台台北支局局長林純一訪問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二月十一日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兩岸關係應該本著務實、理性、和平與互惠的原則來處理,才能真正有效解決彼此的問題,並進一步創造國家統一的契機。

  副總統強調,現今的情況,並不是台灣獨立或兩岸統一的時機,但這並不表示兩岸應兵戎相見或武力相向,而應以和平的方式來增加兩岸間的交流,以達成雙贏的目標。

  副總統也再度重申,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我們應該享有一切主權獨立國家應有的權益,並應盡一切主權獨立國家應盡的責任,而李總統提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是對現狀的形容,並無增加任何意義,相對地,也沒有減少任何的意義。」

  副總統是下午在總統府接受日本NHK電視台台北支局長林純一訪問時,作了以上表示。

  當訪賓詢及中共曾要求我方收回「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說法,否則不進行對談時,副總統強調,「特殊國與國關係」其基本精神是對等原則,在此原則下,中華民國才能維持尊嚴與安全,兩岸之間也才能展開相關事務的協商及對話,但最主要的是由現實面出發,來解決由歷史發展所造成的現實問題。

  副總統並指出,我們對於解決兩岸問題一向秉持善意、誠心與誠懇,希望在當前局勢下,雙方能共同努力,為彼此的利益著想,以合作、交流、互惠的方式來促進良性互動,讓彼此關係走向坦蕩大道,而這也是他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出發點。

  副總統也表示,兩岸不是軍事的競爭,而是制度的評比,為了確保台海的和平,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安全,他提出設立「台海和平區」構想,以及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就是希望彼此開誠佈公,以理性的方式來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在回答訪賓詢問對於李總統主政十二年的評價時,副總統表示,中華民國近年來最長足的發展是民主政治的進步,在李總統的領導下,我們實行民主改革,由一個威權體制轉變成為完全民主化的國家,國際人士喻為「寧靜革命」,李總統也被稱為「民主先生」,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副總統也指出,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解除戒嚴,廢除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開放政黨登記、全面改選民意代表、推動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乃至精簡行政層級,這些都是非常艱難的事情,但是,李總統發揮智慧、決心與勇氣,才完成這些工作,令人十分欽佩。

  「但國家進步沒有終止的一天,因此,為了使國家民主政治及文明內涵更加充實與加強」,副總統說,他提出進行第三波改革,也就是要讓台灣全面起飛、升級,將中華民國建設成為一個擁有人本、安全、公義、品質、永續發展的現代化國家。

  當訪賓詢及若當選總統後,與執政黨主席間關係時,副總統指出,國民黨在推動民主改革之際,也大力自我革新,如今國民黨已不是歷史上列寧式政黨,而國民黨本身的民主化,自然改變了過去的所謂政黨運作模式。國民黨執政的政府,施政作為一方面須考量民意,一方面也要尋求實現國民黨的政治綱領,這就是政黨政治的基本精神。

  副總統認為,目前國民黨機制與政府機制有相對的自主性,「執政黨的政府不是橡皮圖章,執政黨本身也不是一言堂,政黨是政黨,政府是政府,兩者有其區隔。」

  針對國家領導人的特質,副總統也提出看法,他表示:

  -領導人應是願景的整合者:將大家對台灣未來的期盼、兩岸、國防各方面的願景加以整合並做具體規劃。

  -理性的改革者:過去國家好的施政應加以維持,不好的、需要改進或調整的,則加以檢討改進,也就是有延續、有創新、有過去、也有未來。

  -對各項政策能全面推動、貫徹執行,並能接受檢驗,而不是光有口號。

  對於日後中、日關係的發展,是否因李總統卸任而逐漸淡薄的問題,副總統則肯定地表示,他不贊同這樣的說法,因為,中日關係一向友好,日本是我國最大進口國,第三大出口國,兩國每年貿易額達四百萬美元,關係十分密切,未來應在既有的基礎上,加強彼此的合作與交流,尤其是促進日方來台投資,及協助我國發展高科技產業。

  副總統也感謝日本政府與朋友在我國九二一震災期間對我們所做的援助,他表示,日本政府援贈我國地震災民上千棟組合屋,幫助災民有棲身之所,他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最由衷的感激之意。並期盼雙方能繼續推動合作交流關係,共同為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