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9年02月12日
副總統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駐北京分社主任潘愛文專訪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二月十二日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台灣獨立」是一條走不通的道路,而且對於國家的安全與兩千兩多百萬民眾生命財產的保障,台獨更會帶來無法估計的災禍。

  副總統也表示,我方提出兩岸為「特殊國與國關係」,絕不是表示台灣要走向獨立,我們是要強調,兩岸分治是過去五十多年一直存在的事實,而如果雙方有誠意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面對這個事實,再共同設法找出解決之道。

  副總統並且強調,他曾多次表達願意在適當時機與中共領導人江澤民會晤,談談雙方可以進一步交流合作的事項,甚至可以就任何政治議題交換意見。這是他真心的建議,絕非說說而已。

  副總統是昨天下午在總統府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駐北京分社主任潘愛文(John Pomfret)專訪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特別強調,現階段我方希望以對等(parity)、和平(peace)、進步(progress)、與繁榮(prosperity)為推動雙方關係的原則,來達成雙贏的目標,尤其「對等」是整個兩岸關係的核心。

  副總統也向訪賓表示,中華民國自一九一二年建國,八十九年以來,一直是主權獨立自主的國家,我們不是「地方政府」,更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

  不過,副總統認為,兩岸應暫時將主權爭議放在一邊,來尋求共同合作的空間,必可使彼此互利互惠。尤其,兩岸對主權問題的爭議已經這麼久了,既然一直無法解決,為什麼還要繼續浪費時間與資源在這方面呢?

  在談及此次總統選舉他的兩位競爭對手在兩岸問題的立場時,副總統坦率指出,其中一位明顯支持台灣獨立,這將會危及台灣的安全,為民眾帶來明顯而立即的危險;而另外一位參選人的大陸政策則是模糊不清,避重就輕,無法確定他的真正立場為何,甚至主張不要外交、不要國防,只會妥協。「民眾絕不會去選將為他們帶來內憂外患的參選人」。

  對於兩岸「三通」的問題,副總統表示,我政府已經主動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處理兩岸「直接三通」問題。郵件與電話部分,早已不是問題。在海運部分,在不違背基本政策下,已主動採取彈性做法,開放高雄港為「境外航運中心」,准許權宜籍船直接行駛於兩岸之間,經營「不通關、不入境」的轉運業務。目前高雄港與大陸福州及廈門港已有相當可觀的境外轉運業務。如果大陸方面能有善意、務實的回應,我方可考慮擴大與提升「境外航運中心」的內涵與功能,俟兩岸關係有明顯改善,我方亦不排除以設立「特區」方式,進行兩岸定點直接經貿往來。至於空運部分,目前我政府亦已主動採取若干彈性措施,例如准許澳門航空公司以「一機到底」方式以方便旅客,惟由於空運直航牽涉的層面遠較海運直航複雜,尤其對國防安全影響鉅大,因此必須詳為規劃,並在安全獲得確切保障後方可透過對等協商加以解決。而在通商方面,如果中共對臺灣有足夠的善意和具體的回應,將來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方將依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檢討現行的兩岸貿易政策,屆時兩岸貿易必會更為密切。

  當記者詢問如果他當選總統,而李總統仍擔任執政黨主席,政府領導階層是否會出現問題,副總統明確表示,李總統與他本人非常清楚一個民主政府的運作規則,政府是政府,政黨是政黨,外界不應再以過去「列寧式政黨」的眼光來看待國民黨,因為國民黨這十多年來,除了名稱沒變外,不論在組織、理念、目標上,都已經是全新的政黨,隨著時代的潮流不斷在蛻變、改進。

  針對黨產信託的問題,副總統明確指出,中國國民黨是一個不斷自我改革的政黨,過去十餘年來,成功推動了台灣的民主改革,也在加速本身的改革,因此,他在經過長久思考之後認為,國家已經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各方面必須進一步升級,才能符合新時代的需要,滿足民眾的需求,因此在「政治升級」方面,提出了六大改革主張,希望實現優質而成熟的民主。

  潘愛文是由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趙怡陪同,到總統府晉訪副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林碧炤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