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1月16日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參議員哈奇遜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十六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重申,自他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亟思改變兩岸軍事對峙的緊張關係,而改以和平交流的方式,來處理兩岸關係。
總統說,為達到國家的統一,因此成立了國統會,訂定了國統綱領,「在中國大陸人民能享有自由、民主、均富和人權的時候,即是國家統一成熟的時機。」
總統進一步表示,過去「一個中國」的涵意是由兩岸各自表述,但演變至今,國際社會受到中共的影響,把「一個中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劃上等號,而認定中華民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總統強調,中華民國一直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他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指出,目前兩岸的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雙方應以平等的地位來對談,「中共當局應深入了解台灣的歷史和此間人民的想法。」
總統上午接見美國聯邦參議員哈奇遜等人,當訪賓詢及兩岸關係時,總統作了上述表示。
由於訪賓是首次來華訪問,總統特別就我國發展的現況,向他們作說明。總統表示,由於我國的經濟致力推動自由化與國際化,奠定穩固的基礎,因此在亞洲金融風暴中,表現仍相當傑出,不過,受到去年九二一震災的影響,經濟成長降至百分之五點三至五點四之間,然而由於全球經濟景氣的復甦,再加上震災後復建的需求,今年經濟的成長將可達到百分之六點二至六點三,前景相當樂觀。
總統也指出,我國政治民主化後,在自由的社會中,大家都有均等的發展機會,人民的能力也得以充分發揮,因此,民主政治也為經濟進一步的發展,注入了一股很大的動力。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政府在推動政治、教育、司法改革的同時,也特別重視「心靈改革」,因為在高科技發展的時代,人的心靈、道德、宗教也同等重要,發展高科技的同時,也要重視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總統也告訴訪賓,他卸任後,將積極參與非政府組織的工作,致力協助原住民等弱勢團體,並想再回大學修習生物、基因等學科。
總統對美國國會長期以來支持中華民國,以及在這次震災中所提供的各項援助,也特別表示誠摯的感謝。
首度訪華的訪賓,對中華民國各方面的發展,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對總統傑出的領導,也均表推崇。他們都希望中美兩國能繼續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強經貿與安全的夥伴關係。
美國參議員哈奇遜(Tim Hutchinson)、柯琳絲(Susan Collins)、恩齊(Michael Enzi)夫婦等,上午由外交部次長李大維、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薄瑞光陪同,在台北賓館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丁懋時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