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1月11日
總統參加臺北市美僑商會謝年飯晚宴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十一日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應邀參加臺北市美僑商會謝年飯晚宴,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台北市美僑商會舉行謝年晚宴,登輝有機會參加,和大家見面,感到十分高興。首先要恭賀大家新年快樂;同時,也要藉這個機會,對各位長期以來,為我國經濟發展所作的卓越貢獻,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柯星漢理事長和兩位同事來總統府看我,提到今年美僑商會的謝年飯,希望我能參加,並向大家作有關台灣情勢發展的報告。當時他是希望我談談今年三月總統選舉的問題。但我認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和大家的關係可能更為密切。所以,我今天想以台灣經濟發展的現況和展望為題,向大家作一個簡單的報告,讓大家對未來與台灣的投資合作方向,有進一步的瞭解。
半個世紀以來,中華民國在台灣締造了輝煌的經濟成果,尤其是近十餘年來,更有非常迅速的發展成就。國民每人年平均生產毛額從一九八五年的三千一百三十美元,成長為一九九八年的一萬三千一百一十二美元;貿易額由一九八五年的五百零八億美元,成長為一九九八年的兩千一百五十二億美元;外匯存底由一九八五年的兩百二十七億美元,到一九九九年十月底,已達一千零二十七億美元。整體而言,台灣已是排名世界前二十名的經濟大國,在國際體系中擁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目前,台灣與美國、日本及其他亞太國家,在貿易和投資方面,都有極密切的關係。台灣是日本和越南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是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與中國大陸的第四大貿易夥伴,是美國的第七大貿易夥伴。同時,在越南、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國,也都是排名前五大的投資國。因此,台灣的經濟發展成就,不僅提供國民更富裕的生活,也為亞太地區的經濟成長,作出了具體的貢獻。
值得重視的是,自八○年代後半以來,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經濟體制逐漸成熟的這段時期,也正是台灣透過憲政改革,開始邁向民主化的進程。民主的實現,非但沒有阻礙經濟的成長,反而因為民主理念的落實,使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日益完備,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政治的民主化,是台灣經濟能蓬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座的各位美國朋友,對此應當有更深刻的體會。
台灣經濟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特質有四項:
第一、基礎穩固的高科技產業。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特色,是在國際市場中尋找適當的時機,選擇最具優勢的產業,進行投資。近年來,台灣以豐沛的人才和卓越的技術,在高科技產業,特別是資訊產業上,建立了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目前,台灣所生產的掃瞄器、電腦主機、鍵盤等,在世界市場中都擁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佔有率。去年九月二十一日,台灣發生強烈地震,在世界市場中造成所謂的「台灣震盪」效應,就證明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已是國際經濟體系的重要環節。
第二、活力充沛的中小企業。蓬勃的民間活力,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政府也採取具體的政策,鼓勵民間活力的發揮。世界銀行一九九一年對東亞經濟所作的評估報告中,即給予台灣的中小企業最高評價。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超過一百萬家,佔企業總家數的百分之九十八,創造就業機會約佔總就業人數的八成,是台灣經濟體系的主體。由於中小企業能隨時掌握國際動態,靈活調整經營策略,因此能因應國際市場的競爭,取得發展優勢。
第三、三大網絡的緊密連結。台灣具有「矽谷網絡」、「亞洲網絡」與「華人網絡」,大幅擴展了經濟發展的空間。台灣赴美留學的學生人數相當多,而學成後,有許多留在美國創業或從事研究工作,一部份回到台灣後,仍直接與領導美國經濟發展的資訊業密切聯繫,形成所謂的「矽谷網絡」。而台灣與亞洲區域內國家,在貿易與投資方面有密切的依存關係,形成「亞洲網絡」。此外,以血緣和地緣關係所緊密結合的華人關係,也使台灣擁有擴及全球的「華人網絡」。這三大網絡的結合,是台灣經濟力量的重要優勢。
第四、雄厚的資金。台灣不但擁有超過一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對外債務也相對甚低。一九九七年,台灣製造業之間的負債比率只有百分之八十八,遠低於同期韓國企業的百分之三百九十六點三,日本企業的百分之一百八十六點四,美國企業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三點三,顯示台灣企業不依賴貸款,靠自籌資金來促進企業發展的特色。這也是過去兩年半以來,台灣企業能將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降到最低的主要原因。
綜觀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功因素,其實與美國的發展經驗也頗有相似之處。美國以自由競爭為基礎的市場經濟體制,使企業有嘗試失敗,重新開始,再創成功的機會;而小型企業創業資金的提供,也讓企業有自由發展的廣闊空間。同時,美國企業將學術研究成果商品化,以及實施員工分股的利潤分享作為,更為經濟的永續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這也是美國經濟能歷經低迷,重新再起的重要原因。同樣以自由競爭為經濟基礎的台灣,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讓中小企業能不斷成長茁壯。而台灣的企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也都致力研究創新,並以員工入股的方式,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體,共同參與企業的成長。美國的成功經驗,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典範,也讓我們對台灣經濟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前瞻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趨勢與資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是世界經濟所面臨的新挑戰。置身於變化快速、競爭激烈的新環境中,台灣也將以確保優勢領域,開拓發展新機為目標,創造經濟的永續發展。未來,我們主要的努力方向是:
第一、加強資訊軟體的開發。台灣擁有高度的製造技術,因而在資訊硬體的生產方面,佔有極大優勢。未來,我們更將強化軟體的設計開發,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為資訊工業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第二、以知識創造為導向,投資其他具高成長潛力的產業。在二十一世紀,除了資訊工業之外,環保能源、生物科技、醫療福祉等,都將是具有高度成長力的產業。我們將投注更多的研發資源,開發更多的先進技術,在這些新的高科技領域中,取得發展優勢。
第三、建構完備的自由化體制。在全球化與國際化的潮流中,只有落實自由化,才能提升競爭力。特別是,台灣可望在近期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更必須透過法制的完備,和政策的推動,構築健全的自由化體制。
第四、提升企業的透明度。全球化的發展,也使企業必須提升透明度。過去,由於台灣企業多為家族企業,因此有透明度不夠的問題。未來,我們將從法令制度的完備著手,轉換企業體質,提升透明度,健全經濟體制。
第五、保持穩定的對外關係。台灣人口只有兩千餘萬,國內市場不大,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高。因此,必須保持穩定的對外關係,才能創造經濟的永續成長。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同時也將藉著參與國際組織,強化多邊經貿合作,拓展經濟發展的空間。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長期以來,美僑商會一直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持者與參與者,與台灣人民共同創造經濟發展的成果,並分享經濟開放和自由民主所帶來的繁榮和富裕。未來,面對新世紀和新挑戰,相信同樣信奉民主理念、堅持市場經濟的美國與中華民國,一定能在更多領域攜手合作,為兩國人民及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多貢獻。希望各位美僑商會的成員,也能繼續給予我們支持和協助,共同締造經濟發展的新紀元。
最後,祝福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新年快樂、事業順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