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1月11日
副總統出席國立台灣大學連友會成立大會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十一日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今年三月十八日的總統選舉,不是一般的選舉,它將影響國家的前途、民眾共同的命運及子孫未來的幸福,在這場選舉中,我們所代表的理念,是一個中道、屬於全民、及全方位的理念。
副總統強調,這樣的理念應是所有關心國家發展、支持中道、穩健、理性改革、前瞻宏觀思考的民眾都會認同的方向。
副總統是晚間偕同夫人連方瑀女士出席國立台灣大學連友會成立大會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對台大同仁成立連友會,給予他熱烈的支持,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副總統回顧,他與夫人以八年之差,前後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及植物病蟲害學系,今天與母校同仁相聚,勾起他過去求學時的回憶,令他感到十分愉快。
副總統表示,今天大家聚在一起,並不是進行政黨活動,也不是為了個別利益或個人思考,而是因為大家有著共同的理念與目標。
副總統指出,台灣過去半世紀來,歷盡滄桑,克服困難,由農業為主的經濟,發展為以工商科技為主導,創造舉世認同的「經濟奇蹟」,這是第一階段改革;最近十餘年來,在李總統主政下,推動政治改革,實踐主權在民,讓人民有權,被譽為「寧靜革命」,是第二階段改革。但是,在面對新世紀的今天,我們不能只與過去相比,台灣若要更進步,必須與其他先進國家一較長短,而不是一味地沉醉在既有的成就中。
因此,副總統強調,面對時代潮流不進則退,我們要百尺竿頭、日益精進,未來,必須進行第三波改革,也就是要促成「台灣升級」。
何謂「台灣升級」,副總統表示,就是要建立一個尊重人的尊嚴與生命價值,讓社會、國家,甚至個人有安全,沒有恐懼、沒有匱乏,沒有特權、沒有黑道、沒有司法不公,大家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目標與理想,並讓後代子孫能世世代代享有好山好水的環境,總言之,就是建立一個人本、安全、公義、品質及永續發展的社會,也就是所謂品質的提升,讓台灣不管在生活、規劃、施政,乃至人與人之間關係都能達到提升的境界。
副總統也進一步對「台灣升級」表達看法:
第一、升級不是「無中生有」地升級,也不是突變或亂變,而是要延續過去改革的成果,並在這個成果上有目標、有方法,繼續創新。我們自問,以政策取向的選舉是否已做到?事實上還沒有,選舉一到,天天都是口水戰,有些人躲在免責權後召開記者招待會抹黑別人,這就是不成熟的作法。
第二、升級是全方位、有系統,而不是片面的。無論是國內、國外、兩岸、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環保、科技等都要有具體改進的方案,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能動不動就提出白皮書,不僅名詞用錯,作法也零落,不是有整體規劃的方法。
第三、升級是品質的提升,而不是僅追求量的擴充。中華民國在國際競爭力評比中,生活與公共工程品質都處於落後態勢,但我們國民所得又比其他國家高,這是相當奇怪的事,因此,如何改進這樣的情況,提升我們各方面的品質,是進入新世紀必須全面努力的方向。
第四、升級是有目標、有方法、有行動、而且可以檢驗的,更要有標誌、品牌與責任。有人提出「超黨派」,那是虛無的看法,只有政治利益的結合,沒有國家發展前途與遠景,這不是有保證的品牌,就像吃藥一樣,誰敢亂吃沒有品牌的偽藥,萬一出了毛病,「藥到命除」,國家民眾的身家性命,怎能交付在如此毫無理論的看法上?另外,也有人主張「政黨輪替」,就像我們原來吃維他命、補品來強身,所謂「漢藥顧筋骨」(台語),但有些人卻要我們換成抗生素,這是「請鬼拿藥單」(台語),是很危險、根本不必要的作法。
副總統認為,國家發展,到了一個階段,勢必累積許多問題,因此,藉著選舉機制,由全民來決定何去何從,如何解決問題,這才是選舉的真諦,而不是隨便開藥單,影響國家發展。
副總統也表示,就他記憶所及,台大沒有過如此的活動,大家聚在一起,並不是為一黨之私,而是有真正的使命感。一千年前,北宋時代的知識份子,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等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何等崇高的情操,至今仍令人感動,所以,知識份子是領導國家發展最大的力量,其影響之大,無法比喻。
副總統並回想,當年他在台大求學時,傅斯年校長的訓勉「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八個字,一直是他求學、做事、交友及服公職時常想到的準則,相信這八個字也一定深深地刻在每位台大人的心中。
副總統也懇請大家做他與蕭萬長的替身,將他們的理念「發聲」出去,藉由大家的宣導與傳播,讓每個人都瞭解他們兩人對於國家發展所抱持的目標與方法。
而對於有媒體拿他元月九日晚間記者會與其他候選人的造勢活動相比較,指稱他消極、如疊羅漢般,不似其他候選人的熱鬧氣氛,副總統也向與會者表示,記者會原本就應該是針對提出的問題,做理性的分析與回答,而不是大呼小叫,「要叫我也會,但這不是應有的方法,理性的陳述論辯,才是所謂優質的民主。」
最後,副總統表示,政治不是一蹴可幾,而是逐漸地發展與進步,他期勉大家能與他一起努力,贏得選戰,共同爭取屬於全民的勝利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