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9年01月10日
副總統接見桃竹苗地區各商業同業公會代表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十日
連副總統今天指出,今年三月十八日的總統選舉攸關國家的前途、民眾共同的命運及子孫未來的幸福;在這場選舉中,我們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如何在安全、安定的大環境中,讓台灣不斷繁榮成長,人民生活有尊嚴、有保障,為了達到此一目標,就要推動理性的改革。
何謂理性的改革?副總統表示,凡事只要是正確的、良好的,我們都要加強、維護並擴大,做得不夠好的就必須摒棄或檢討改進,而不是為變而變,更不是毫無目標的盲動。
副總統是下午接見桃竹苗地區各商業同業公會代表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對全國商業會多年來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所做的卓越貢獻,表示誠摯的感佩之意。
副總統指出,面對新世紀,商業可以說是國家發展最大的力量,他在行政院服務時推動的十二項建設及工商綜合區,均是因應全球經濟脈動,並配合國內經濟環境所需而擬訂的政策。另外,行政院蕭院長為配合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推展,努力推動「電子簽章法」草案,期讓我國正式邁入網路時代,都是為國家發展奠定了基礎。
副總統並強調,台灣過去半世紀來,在全民的辛勤努力下,創造了經濟奇蹟,使得台灣民眾變得有錢,這是第一波改革;最近十餘年來,推動政治改革,實踐主權在民,讓人民有權,是第二波改革,這些成就是我們共同的驕傲;但我們不能因此自滿,因為,與其他先進國家比較,我們仍有很多必須改進的空間,因此,必須要推動第三波改革,全方位提升我們的品質,讓台灣全面升級,成為一個完完全全現代化的國家。
副總統也進一步解釋何謂「台灣升級」:
第一,升級不是「無中生有」地升級,而是要延續過去改革的成果,並在這個成果上繼續創新。就像經濟上,我們國民所得已經到達一萬三千美元,大家生活富裕,經濟升級,就是希望我們未來能以科技來帶動經濟的成長,讓大家的生活更富裕。政治上,我們民主改革已經建立了很多的制度,政治升級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政治運作的品質,而不要每次選舉一到,天天都是口水戰,有某任總統候選人說要成立「黨產清查委員會」,以後全民健保、國民年金、失業保險都可以不用錢,講這種一點知識都沒有的人,要來選總統,這就是品質太差。另外,有些人說要制定「新憲法」,這是革命,我們不要革命,不是要推翻過去的一切,那是癡人說夢,我們應做的是延續過去好的路線,在既有的優良基礎上謀求更大的發展與進步。
第二,升級是全方位、有系統,而不是片面的。過去的第一波改革,我們創造了經濟奇蹟,第二波改革我們推動了寧靜革命,現在我們推動的第三波改革,是要全面的改革,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等十大升級,要做整體的規劃,而不是零星片段,有些人動不動就提一個白皮書,使得白皮書滿天飛。
第三,升級是品質的提升,而不是僅追求量的擴充,舉凡施政、生活,乃至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品質都要予以提升。中華民國在國際競爭力評比中,生活與公共工程品質都處落後態勢,但我們國民所得又比其他國家高,這是相當奇怪的事,因此,如何改進這樣的情況,提升我們各方面的品質是進入新世紀需全面努力的方向。
第四,升級是有目標、有方法、有行動、而且可以檢驗的,不能夠空口說白話,要有標誌、品牌與責任。有人提出「超黨派」,那只有政治利益的結合,沒有國家發展前途與遠景,這不是有保證的品牌,就像吃藥一樣,誰敢亂吃沒有品牌的藥。另外,也有人說政黨輪替,就像我們原來吃維他命、補品來強身,但有些人卻要我們換成抗生素,這是「請鬼拿藥單」(台語),穩死的。招牌的意義不只是標誌,更代表了信譽、傳統、服務、品質與責任。
最後,副總統表示,新階段已經展開,大家應全心全力、團結起來,他期勉所有商業界朋友能發揚他與蕭萬長的理念,在安全、安心、安定的環境下,讓國家升級,成為完全現代化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