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12月04日
副總統參加第十一屆「亞洲展望」研討會開幕典禮
  連副總統今天表示,中華民國深切體認,臺海安定是亞太和平的重要關鍵,因此,一向以務實的政策,推動兩岸關係,希望為亞太安全提供穩定助力。

  副總統指出,我們在一九九一年已宣布放棄以武力解決兩岸問題,並逐步放寬兩岸交流的限制,營造兩岸互惠合作的基礎。

  他強調,雖然中共迄未有善意回應,但我們仍將持續努力,為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和臺海緊張情勢的緩和,盡最大的心力。

  副總統是上午參加於台南市議會舉辦的第十一屆「亞洲展望」研討會開幕典禮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對與會人員促進亞洲和平、合作與繁榮,所作的積極貢獻,表達誠摯的敬意。

  副總統指出,九月二十一日,臺灣發生了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造成生命和資產的重大損失。日本朝野各界對臺灣震災高度關心,並提供了即時的援助,讓臺灣人民感到無比的溫暖。這也可以說是與會學者專家長期致力中日交流合作的具體成果。

  副總統認為,冷戰結束之後,國際社會對國家安全的觀點有了顯著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放棄對抗,改以合作的態度來維護區域安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與「東協區域論壇」先後成立,透過非正式、正式多邊對話論壇,亞太國家已體認到有加強國際合作的必要。而一九九七年,從泰國引發的東亞金融危機,更使大多數國家了解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

  不過,副總統也強調,在這些新的合作項目之下,以美國為主導的雙邊軍事同盟,例如美日安保體系不僅沒有削弱,反而有加強的趨勢,顯示傳統的安全合作關係仍然相當重要。

  副總統說,從工業先進國家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發現由人力資源發展、資訊科技、硬體建設與組織管理所組成的「科技安全」,也使得傳統的國力要素產生重大的變化。國家科學發明、技術創新及科技實用力,已成為「柔性國力」的一部分。因此,科技發展也為國防與區域安全注入了新的元素,值得我們重視。

  副總統也表示,面對新的國際情勢與安全內涵,亞太各國都希望以新的思維和積極的作為,發展和平競爭、合作共榮的關係。「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共當局仍然無法突破意識型態的束縛,抱持過時的霸權主義,成為亞太區域安全的潛在威脅。」

  副總統並指出,中華民國深切體認,臺海安定是亞太和平的重要關鍵,因此,一向以務實的政策,推動兩岸關係,希望為亞太安全提供穩定助力。我們在一九九一年已宣布放棄以武力解決兩岸問題,並逐步放寬兩岸交流的限制,營造兩岸互惠合作的基礎。雖然中共迄未有善意回應,但我們仍將持續努力,為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和臺海緊張情勢的緩和,盡最大的心力。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臺海兩岸的分立、分治,是歷史與法律的事實。兩岸必須尊重此一事實,秉持善意、對等協商,才能超越政治差異,共同發展出有助於日後和平民主統一的關係。因此,我們提出了「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希望將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存在,以及兩岸關係的定位,作清楚的說明,進而以此為基礎,逐步建立兩岸互信,創造雙贏的環境,以維持臺海的和平,並保障亞太地區的安定。

  副總統強調,環顧亞洲,民主化的潮流雖蓬勃發展,但仍殘存社會主義政權與威權思想;雖有安全合作對話,但主權爭議與軍事衝突的陰影仍未消除。中華民國在各種艱難的國內外環境下,消除障礙,實行民主,提升人權,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成就。今後,我們更願意與亞太國家進行廣泛的合作,維護海上交通線的暢通與經貿的自由往來,進而促進亞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

  副總統最後表示,中、日地理鄰近,發展程度接近,為增進彼此利益和加強亞洲安全,在經濟、政治與國際事務上,存有許多共同合作的空間。這也是「亞洲展望」研討會成立以來努力的目標。他期勉大家能在多年來所累積的良好基礎上,繼續合作,為中、日兩國的共同發展,以及亞太區域的和平安定,作出最大的貢獻。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