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88年11月06日
副總統出席亞太志工「感恩祈福晚會」
連副總統今天晚間出席亞太志工「感恩祈福晚會」,歡迎他們遠道而來,並對他們在九二一震災發生後來到台灣,帶來許多激勵和溫暖,表達真摯的感謝之意。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亞太各國的志工代表們來到台灣,因為在台灣百年來最大的一場浩劫之後,當我們正傾盡全力重建家園的時候,他們的到來不僅是我們的榮幸,也是一種鼓勵。
副總統同時也向主動參與救災工作的所有年輕志工朋友致謝。他說,一個多月來,每次走過災區,都會看到許多年輕的朋友,不管是正在協助緊急救難、或醫療護理、或房屋勘查,或照顧老人小孩臉上或許流著汗、或許沾滿灰塵,但那種誠懇、熱情而且善良的神情令人難忘,那種神情每每讓他心裡有一種直接的感覺:就是「台灣,將以你們為榮」。
副總統也表示,有一句話說「年輕真好」,每個人對這句話的解釋或許各有不同,但,對他而言,回顧過去,覺得年輕真好,是因為覺得在那個階段中,對人、對未知的世界都有著最純真的想法、最激昂的熱情、最美好的期待、以及最無私的付出的心。
副總統回顧,他個人也從事教育以及青年輔導工作多年,深深瞭解到,年輕人那種強烈的正義感、參與感,那種樂於助人、熱愛服務的本質。他認為,如果能給予年輕的朋友更多參與的機會,他們不但能在參與中瞭解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更能加深他們對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認同與關懷。因此,三年前,在他擔任行政院長任內,就曾擬定一項「青年參與志願服務計畫」,目的正是想結合政府、學校、企業、和社區的力量,有組織、有計畫地提供多元化的參與管道,讓年輕的朋友能依照自己的專長與興趣,在人生最燦爛的階段中展現生命力,建立新的價值觀。
副總統指出,近年來,這項計畫在青輔會李主任委員以及全體同仁的努力下,已經看到顯著的成果。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有十二萬年輕朋友投入志願服務的行列,接受培訓的志工超過四萬多人,志願服務的觀念已然融入社區和學校當中,形成一股蓬勃的風潮。以這次救災行動為例,在短短幾天當中,青輔會所動員的賑災志工就達到四千多人,而更令所有台灣民眾感動的是,世界各國的救難組織也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刻,主動地來到這裡,參與緊急救難工作,而他們所秉持的正是悲天憫人、人溺己溺的志工精神。
副總統強調,愛,不分國界。一如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身上所流的卻是同一個顏色的血。在2001國際志工年即將到來的現在,在才經歷過大難,所有人,對人間大愛的體驗和感受都還記憶猶新的台灣,舉行第七屆亞太志工會議,其中意義特別深遠。
副總統也期望所有志工朋友們,在未來四天的活動過程中,可以透過議題的討論、經驗的交流,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而所有的收穫,在未來,不僅能為自己的社會所用,不僅為亞太地區所有國家所用,更能為全世界、全人類所用。
隨後,副總統也與此次專程來台協助救難的美國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郡緊急救難小組隊長邁克‧塔米羅(Mike Tamillow)越洋電話連線,代表國內同胞感謝在九二一震災期間,來台參與救災工作的國外救難團體們的協助與關懷。
副總統在電話中表示,費爾法克斯郡緊急救難小組在九二一大地震後隔天即派遣九十四名專業救難人員並攜帶救難裝置來台協助救災工作,他們的善行義舉,正是「大愛無國界」的表現。
塔米羅隊長則感謝副總統的肯定,並表示,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有人受難,他們都是義不容辭、奮勇救人。
副總統也親切地告訴塔米羅隊長,國人也準備了感謝簽名冊,以感謝他們無私無我,投入救難工作的精神。隨後,副總統並在簽名冊上簽名,並送請國際志工協會會長艾倫(Kenn Allen)代為轉致。
美國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郡緊急救難小組在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立即派遣包括救護醫生、結構工程師及聯邦政府官員在內等九十四位專業救難人員來台協助救災,該小組並攜帶搜救犬五隻、救難車一輛、救護車兩輛與救難裝備共約三十噸,抵達雲林縣斗六市、南投縣名間鄉、草嶺鎮與台中縣豐原市等災區進行搜救工作,於九月二十三日在斗六市觀邸大樓救出乙名生還者。該團共在台灣停留五日,於九月二十七日方離華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