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9月01日
副總統參加鳳山市舉辦之農業發展座談會


  連副總統今天上午前往高雄縣,參加鳳山市舉辦的農業發展座談會,並堅定表示未來將繼續為台灣農業及農民打拼。

  副總統指出,五十年來臺灣農業發展奠定了經濟發展的穩固基礎,也創造了臺灣經驗的經濟奇蹟,成為各開發中國家發展的典範。雖然當前農業的產值較之其他行業相對偏低,但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現象,農業仍是支持整體經濟和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對於糧食的供應、社會的安定和生態環境的調和等方面,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副總統也表示,農會是臺灣地區最重要的農民團體,對臺灣農村建設、農業發展影響深遠。農會在基層協助政府推動農村建設、服務農民,不遺餘力,尤其在爭取農民權益、推廣農業技術及改善農民生活方面,更有顯著的績效。由於農會扮演著農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具有多功能目標的任務;因此,政府亦相當重視農會各項業務的發展,多年來持續協助改善經營管理,發揮服務農民的功能,期以嘉惠全體農民。

  副總統回顧台灣農會設立百年來的發展,其間,歷經播種、深耕、萌芽、成長、茁壯,蓽路藍縷終於奠定穩固之基礎,各階段的發展均與社經環境有密切的關係,他認為,當前面對跨世紀的新環境,更須破繭而出開創廿一世紀發展的新紀元。

  不過,副總統也指出,近年來,社會結構快速變遷,經貿自由化、國際化的衝擊不斷,農會正面臨內外壓力發展瓶頸,需要思考如何調整農會組織結構,如何強化經營體質,並且積極推動各項強化與改進工作,以求永續發展。

  副總統表示,農會的組織再造與農會信用部改組,也應積極進行,讓農會因應產業及農村環境的變遷,順利脫胎換骨,發揮其獨具的經濟與社會雙重功能,使農會能以健全的結構及完善的制度,推動各項農業措施,政府也會持續加強改進各項農業政策,例如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及修正農地區分方式等,來促進農民權益,活絡農村經濟。

  副總統也向大家說明,他將參加下屆總統選舉,而明年的選舉關係著國家的命運與全民的未來,大家必須作審慎的選擇。他本人服務公職三十年,不僅具有豐富的行政經驗,也非常了解我們國家的條件與限制、國際環境的動態,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

  副總統說,他與全國民眾都是站在同一立場,朝向同一方向,可以說是,「穿同一條褲子」。他進一步指出,同一立場是指台灣優先,台灣的前途應由這裏兩千兩百萬人來決定,別人無法給我們決定。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自主的國家,我們不能沒有尊嚴,也不能被糟蹋;我們不會去挑釁,但也絕不投降。過去半世紀來的安定繁榮,是許多先人前輩犧牲奉獻的結果,我們一定要維持下去。而同一方向是指,台灣已經是政治民主、經濟繁榮、社會多元,但仍不能自滿,必須建立一個公平、安全、正義的社會,絕不容許是非不明、司法不公。我們要為兩千兩百萬人的安定繁榮,共同努力。

  最後,副總統強調,他將在安全理性的基礎上,一步一腳印地從事理性改革,為國家及全民的安定、和平、繁榮盡最大的努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