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88年07月27日
總統接見美國西南區中華會館主席回國訪問團
  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天表示,身為中華民國元首,他有責任維護國家的尊嚴及利益,並在國際上追求應有的國際地位及更大的發展空間。

  總統進一步表示,「因此,當『德國之聲』在專訪中問到北京政府視台灣為『叛離的一省』時,本人即明確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內部關係」。

  總統說,就歷史及法律兩方面來看,「一個中國」是未來,而現在的確存在有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

  總統下午接見美國西南中華會館主席回國訪問團時,訪賓對當前兩岸的關係表示關切,總統因此作了上述的說明。

  總統告訴訪賓,自從他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以來,即希望兩岸不要以軍事對峙,而代之以和平的對話與交流,因此,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廢止臨時條款,然而,中共卻一直沒有善意的回應。

  總統指出,與共產黨談判非常不容易,要特別小心,因為共產黨在談判前,會先設定一個框框,談判必須在這個框框裡面進行,而大陸在與我談判時,也己先設定一個框框,這個框框就是「一個中國」,大陸是中央政府,台灣為地方政府,甚至認為台灣是「叛亂的一省」;因此,在汪道涵先生來訪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確將兩岸定位在平等、對等的關係上,否則我們如何與中共對談?

  總統也強調,他所說的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從來沒有說過「兩國論」,所謂「兩國論」是被炒作出來的,「我們對大陸的政策沒有任何改變,國統會及國統網領依舊存在,追求兩岸統一仍是我們未來的目標」。

  總統在致詞時也指出,自他擔任總統以來,最關心、也一直不斷思考的,就是國家的前途與未來的發展。近十年來,我們完成了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的階段性改革,開拓了寬廣開放的發展空間之後,如何訂定下一步的努力目標,是一項非常重要課題。

  總統表示,為此他以主政者的身分,將本身經驗、思考的邏輯和心得,出版了「臺灣的主張」這本書,讓國人及國際友人,體會臺灣的心聲,了解臺灣的過去和未來。

  總統並告訴訪賓,在我們國家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僑胞貢獻了很大的心血;而在我們已經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今天,我們當然也會盡力增進海外僑胞的生活福祉。不論是事業發展的問題,或子女的教育問題,我們都會盡最大的力量,協助各位解決,讓各位與國內同胞共同分享國家建設的成果。

  總統也希望大家能繼續關心國是,支持政府,結合海內外同胞的心力,共同開創國家更光明的前景。

  美國西南區中華會館主席回國訪問團陳子儒等,下午由僑委會副委員長葛維新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正雄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