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2月12日
總統接見一九八六年奈及利亞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因卡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一九八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及利亞籍索因卡(WOLE SOYINKA),肯定並讚揚索因卡在世界文學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追求奈及利亞自由、民主的偉大貢獻。
  總統說,能和世界級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因卡晤面,令他感到興奮與榮幸。而昨天與索因卡一同參加的台北國際書展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但書展的光彩不是來自它的盛大,也不是因為總統的參加,而是有索因卡大師的共襄盛舉。
  總統指出,索因卡在一九八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非洲地區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人士;而一九八六年對他本人來說,也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因為當年他因追求百分之一百的言論自由遭羅織入獄。此外,三十一歲對倆人亦是意義非凡的歲月,他三十一歲當選台北市議員,政治生涯由此開始,索因卡三十一歲則因不滿奈及利亞當權者假造選舉結果而混入廣播電台,要求廣播人員說出選舉實情而被捕入獄,此等道德勇氣令人感佩。一九六七年至一九六九年索因卡再度被監禁,卻未因此而妥協、屈服,在被囚禁的兩年期間,以衛生紙、紙菸盒為文,集成「獄中詩抄」(Poems from Prison),然後在一九八六年榮獲諾貝爾文學。十年後,一九九六年又因生命遭到威脅,被迫流亡海外,一九九七年與其他奈及利亞反對派民主運動人士在「缺席審判」下被判處死刑,最後,獨裁者死了,索因卡還活著,也才有今天的會面。總統說,索因卡集詩人、劇作家、小說家、評論家、學者身分於一身,又是非洲民族的自由鬥士、政治領袖,更是人權捍衛者,這種不屈不撓、大無畏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總統表示,有許多人不太認識台灣,以為台灣很恐怖,處於戰爭邊緣,相信索因卡此行來訪,一定已感受到台灣的熱情,了解台灣是個自由的國度;就如同「八月雪」作者高行健所言,台灣提供了最好的創作環境,讓他能創作出「八月雪」如此好的作品。
  索因卡則指出,每逢有機會遇見「監獄大學」畢業生,都讓他有特殊的感覺;他也非常佩服陳總統為追求台灣的民主、自由所作的努力。他說,世界非常奇妙,到處都可學習,台灣與奈及利亞在反對獨裁、爭取自由,然後享受自由,有著類似的背景與過程,奈及利亞獨裁者死了,他還活著,命運真奇妙,能活著太好了。
  總統告訴訪賓,他是一位人權律師,結果卻曾和人權鬥士關在一起,獄中的歲月經驗難得,而從威權到民主的過程中,都要經過「獄中之路」。索因卡的政治分析文章中,探討許多有關政治迫害者與受害者之間補償和寬恕等議題,非常有意義。總統強調,他以人權律師起家,念茲在茲就是要以人權立國,要捍衛人權,所以在二○○○年上任三個月後,即停止所有的政治偵防工作。威權到民主是一條漫長、坎坷難行的路,民主的鞏固與深化更非短時間能夠做到的,這是台灣未來的挑戰與使命,我們將會盡全力,繼續努力推行。
  索因卡上午由詩人貝嶺、台北國際書展執行長曾繁潛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