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02月13日
副總統訪視台北縣樹林市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前往台北縣樹林市訪視樹林車站、樹林酒廠,實地了解當地建設情況,並分別與樹林各界代表進行座談。
副總統首先抵達樹林市公所,除聽取市長何玉枝所作「樹林簡介及市政報告」外,並聽取當地代表人士所提的各項市政意見,以及請求中央補助建設經費等事宜。副總統表示,目前中央、地方財政都很困難,由於長期的累積結果,中央負債累累,希望大家風雨同舟,能夠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此外,國家目前正面臨五十年舊房客搬走,新房客遷入的打掃期間,大家應鼓勵政府將塵埃掃除乾淨,並包涵這段改革期的陣痛。
副總統指出,由於世界景氣不佳,再加上如果美國真的對伊拉克開戰,我們的經濟、生活將會受到影響;但台灣絕對有本錢來渡過這個難關,因為台灣雖小,卻擁有世界第三高的外匯存底,有十四項的高科技產品名列世界第一,還有四十項排名世界前三名,也是世界貿易組織評估的第十六大經濟體,所以大家要有信心,不要看不起台灣。過去,我們追求太多的經濟利益,現在大家要好好體驗,人不可能一輩子順遂,重要的是,在面臨挑戰時,是否已做好準備,迎向任何可能的改變。
副總統認為,樹林的發展除了爭取捷運的興建與台北連接外,更應該結合桃園國際航空城的規畫,讓樹林成為航空城的腹地,並透過國際貿易管道,將樹林的農產品行銷全世界。
副總統也請大家睜開雙眼,擴大視野,使台灣在接受全球化挑戰的同時,也讓樹林站起來。她說,地方關心的事,也就是中央關心的事,希望中央、地方一同努力,樹林才能旺,還能更旺。
隨後,副總統在經濟部工業局樹林工業區服務中心與廠商座談時指出,樹林工業區是樹林的金雞母,不但生小雞,還生蛋,長期對樹林的繁榮與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良多。
副總統強調,台灣今日的經濟成就,是傳統產業一步一腳印努力的成果,政府非常重視,也絕對會照顧根留台灣的廠商。重點在於,傳統產業如何不斷與時間賽跑,與高科技做結合,使產業符合時代的潮流,才不會被淘汰。而對於台灣目前的經濟發展,副總統態度審慎而樂觀,她說,台灣是寶島,是福地,福地福人居。
有關廠商提出工業區淹水問題,副總統則當場請隨員打電話詢問台北縣政府,以了解實際狀況,並表示政府絕不迴避任何問題,她也一定會持續促請相關單位,確實解決此一問題。
副總統最後勉勵大家,知識是最好的力量,要把握機會,學習電腦與英文,做好再次出發的準備,以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副總統下午並前往海明寺參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